在停征三年之后,昆明航空、國航、春秋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昨日宣布,6月5日(含)(出票日期/旅行日期)起恢復征收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成人旅客每人10元。在國內上千條航線已實現市場化定價的背景下,這種“今日告知,明日提價”的做法是否合理,引發各界關注。
對于各家航空公司是否提前商榷的提問,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應該是沒有商量過,做市場有一定的集體敏感性,航空公司會根據油價陸續作出反應。此外,尚無法判斷國內燃油附加費是否會繼續走高。
多家航空公司宣布復征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已有昆明航空、國航、春秋航空、中國聯航、龍江航空、深圳航空、西部航空、奧凱航空、吉祥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宣布恢復征收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自2018年6月5日(含)(出票日期/旅行日期)起,成人旅客800公里(含)以下航線燃油附加費每航段由人民幣0元上調為人民幣10元;800公里以上航線燃油附加費每航段由人民幣0元上調為人民幣10元。
如此多的航空公司,一日之間相繼宣布恢復征收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且在宣布次日就要執行,這些公司之間是提前商量好的嗎?
“應該是沒有商量過,做市場有一定的集體敏感性,航空公司會根據油價陸續作出反應。”談及此次復征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相關領域專家表示。此外,某航空公司內部人士向記者指出,考慮到航油成本,航空公司復征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應該是大勢所趨。
民航領域某資深評論員表示,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時隔3年再次恢復征收,原因主要是國際油價高企,航空公司成本增加。但不同以往的是,目前國內已經有上千條航線實現市場化定價,而且航空公司幾乎都上調了經濟艙(全價)基準價,此次航空公司單方宣布恢復征收燃油附加費是否符合程序有待相關方面明確,是否有必要將相關啟動和終止征收的辦法進行公示也值得思考。
該評論員表示,航空公司征收燃油附加費是為了補償成本,具體定價由油價驅動,而市場化票價由供需關系驅動,兩者并不是簡單的替代關系。舉個例子,頭等艙票價早已市場化,在油價低迷的時候,只要市場需求旺盛,一樣可以賣出很高的價格;如果市場需求不足,即便油價高企,頭等艙也得打折賣。
油價高企觸發征收機制
據了解,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曾于2009年1月15日~2009年11月13日停止征收過10個月,原因是航油綜合采購成本下調。2014年春運期間,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處于高位,當時成人旅客800公里(含)以下航段收取6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收取120元。2015年2月5日起,國內各家航空公司停止征收燃油附加費,原因則是國內航油綜合采購成本下調。
根據發改委官方網站2015年3月消息,發改委和民航局發布《關于調整民航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與航空煤油價格聯動機制基礎油價的通知》,將收取民航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依據的航空煤油基礎價格,由每噸4140元提高到每噸5000元,自2015年4月1日起實行。
相關專家表示,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的征收取決于航油價格和行業政策。目前國內航油價格突破5000元每噸,觸發了國內燃油附加費的征收機制。其中,航空公司將承擔航油上漲的絕大部分成本。航油成本是航空公司主要考慮的成本因素,作為航空公司,和旅客一樣,不希望航油價格進一步上漲。目前,尚無法判斷年內燃油附加費是否會繼續走高。
國際航協方面向媒體提供的資料顯示,預計航油價格(2018年全年平均)將升至84美元/桶,燃油成本將占航空公司運營總成本的24.2%,高于2017年21.4%的水平。林智杰對記者表示,油價低的時候,燃油在航空公司運營成本中的占比大約為20%,油價高的時候,這一比例可能增長到40%左右。
相關人士指出,航空煤油價格每提高100元/噸,考慮到16%的增值稅率,國航、南航、東航、春秋航空、吉祥航空2017年賬面航油成本將分別提高2.94億元、3.96億元、2.93億元、0.41億元、0.56億元。當國內航空公司國內航線航空煤油綜合采購單位成本觸及第一起征點即5132元/噸時,假設以10元/位的燃油附加費全額征收,則國航、南航、東航、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增量收入等同于一次性對沖掉207元/噸、200元/噸、216元/噸、244元/噸、204元/噸(燃油成本),約合4%的航油成本。
上一篇: 6月5日硬膠市場早間提示
下一篇: 寧波PP市場報盤震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