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份成品油消費稅公告實行以來,山東部分地煉即做出反應,計劃二季度檢修以避險觀望,但因各種行情、政策、峰會管控等因素,4、5月地煉檢修計劃實際落地受限,且部分推遲到6月檢修地煉再度因政策管控因素推遲檢修計劃,市場一度預測7、8月或將成為地煉檢修最集中月份。
但據最新消息,隨著青島上合峰會圓滿落幕,對地煉各種管控措施陸續解除,加之5月以來受消費稅政策影響,地煉實際煉油利潤逐步萎縮,盈利欠佳下,地煉檢修計劃再度提上日程。據地煉消息,計劃本月中旬后檢修的山東地煉多達8-9家,涉及一次產能在2300萬噸/年左右,金聯創測算6月底或7月初山東地煉開工率或將降至55%以下水平,低位更是可能跌至53%附近,不過因各地煉檢修時間存在差異,部分前期停工檢修煉廠也逐步復工下,故實際地煉開工率或將在55%左右震蕩,創今年山東地煉開工率新低,至2017年二、三季度低值。
而這對于本就低迷的原油交易市場更將是重大利空。據金聯創分析,盡管今年以來,地煉進口業績表現尚可,部分月份甚至絕對亮眼,但受消費稅1號文實行影響,國內原油現貨交投慘淡,山東各港原油庫存更是持續處于高位,而檢修集中更將抑制原料消耗速率,在國內港口儲罐存有大量現貨原油的情況下,整個原油外盤需求也將持續偏淡。
當然,另一方面,金聯創此前分析也提到,受地煉特有的配額申領政策影響,即當年進口量將決定其下一年度配額。同時,作為地煉所處的能源產業更是要求各種鏈條的持續性,為了煉廠自身長遠發展,多數地煉完成全年的進口及加工任務仍不會是問題,而這對于原油市場也將是最強有力的支撐和保證。另外,月初商務部下發給大連恒力500萬噸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及騰龍芳烴(漳州)200萬噸凝析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故隨著國內千萬級煉化項目拉開投產大幕及個別長期停工煉能復產,原油市場仍將獲得一絲慰藉。
對于中長期來看,金聯創始終認為,地方煉廠經過這幾年快速發展,不僅煉油水平提升,其綜合實力、抗風險能力也逐步增強,積極布局終端及下游化工板塊更是讓其對未來充滿期待,故即使消費稅政策對地煉經營影響立竿見影,即使從今年年底,民營千萬噸級煉化集團陸續進入市場,甚至逐步打破固有市場競爭格局,但經過一定陣痛期后,多數規模地煉仍將能摸索出一條更加適合自己、適合市場的生存之道!
上一篇: 美國原油庫存大降 原油價格收盤上漲
下一篇: PE每日聚焦(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