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一個行業沒有標準,每個企業僅僅按照客戶要求生產產品,行業之間沒有形成一定規范和約束,長此以往,行業勢必處于被動的地位,行業必然一片混亂。
目前,再生塑料行業無疑陷入了這樣的窘境。
禁廢改革以來,由于再生塑料行業標準的缺失,導致進口再生塑料顆粒通關受阻使得很多再生塑料企業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一、為什么沒有標準,因為經驗為王
小編在網站搜索了很多資料,發現關于再生塑料的鑒別的內容非常多,歸納后,可以總結為一看、二咬、三燃、四牽。
一看,看光澤,看顏色,看透明度;
二咬,硬的是好的,軟的是摻假的;
三燃,沒有石油氣味的,沒有黑煙散發的,沒有熔融滴落的是好的;
四牽,熔融狀態下進行牽絲,有連續不斷的牽絲是好的。
可見,關于再生塑料的加工、鑒別以及使用一直以來是經驗至上,只要在老師傅眼前一過,再生塑料的品質、價格、用途就立馬呈現出來。如此簡單高效的方法,哪還要費時費錢的科學儀器來檢測。
這是再生塑料行業發展的特點,筆者并不否認經驗的價值,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曾經有塑料鑒別設備的廠家希望開拓再生塑料領域,用儀器的手段鑒別塑料的各種材質,是被拒絕的;有質檢單位想要開拓再生塑料的業務,但是因為沒有標準所以無法開展。
二.標準如何制定?
再生塑料的一般定義:廢舊塑料通過預處理、熔融造粒、改性等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加工生產出來的塑料。
《GB34330-2017固體廢物鑒別標準通則》是海關鑒別廢塑料與再生塑料的重要依據。其中“6.1以下物質不作為固體廢物管理:任何不需要修復和加工即可用于其原始用途的物質,或者在產生點經過修復和加工后滿足國家、地方制定或行業通行的產品質量標準并且用于其原始用途的物質“。
從字面意思看,如果要證明再生塑料不作為固體廢物管理,首先要說明什么是再生塑料,其次要證明再生塑料可用于塑料的原始用途,或者滿足國家、地方或行業通行的產品質量標準。
首先,現行的國家標準中,沒有有關再生塑料的定義和命名。再生塑料要有標準,首先要進行定義和分類。
然而再生塑料的種類繁多,包括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甚至還有部分特種工程塑料,如何通過統一的定義和分類,適用于包含各個品種的再生塑料,這本身也是個難題。亦或每一個品種都設立再生塑料的標準,這有待討論。
其次,再生塑料標準的制定絕不僅僅是為了進口再生塑料顆粒企業通關的便捷。標準的制定關系整個再生塑料行業,再生塑料行業需要產品標準,以判斷再生塑料顆粒是否是合格的產品。
再生塑料行業術語中有一級再生顆粒、二級再生顆粒等說法,有經驗的從業人員根據產品的外觀及某些性能簡單的區分,應用于合適的下游領域。但是對于一個規范的行業,這顯然是缺乏具體量化的指標,很容易造成貿易的糾紛。
所以再生塑料必須有產品的標準,既有利于上游生產廠家把控產品質量,又有利于下游制品企業采購適合的原材料。
綜上,標準的制定是保證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再生塑料行業需要標準,更需要聯合業內上下游企業,共同探討標準的制定。
上一篇: 化工園區供給側改革風已來
下一篇: 15日余姚ABS市場走勢疲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