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工程塑料是由雙羥基化合物中之丙二酚(bisphenol-a)、碳酸鹽化合物中之碳酸二苯酯(diphenylcarbonate)由酯交換法(熔融法)反應所聚合而成的聚碳酸酯樹脂。是一種性能優良的熱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沖擊能力,耐蠕變和尺寸穩定性好,耐熱、吸水率低、無毒、介電性能優良,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產品,也是近年來增長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
PC工程塑料的三大應用領域是玻璃裝配業、汽車工業和電子、電器工業,其次還有工業機械零件、光盤、包裝、計算機等辦公室設備、醫療及保健、薄膜、休閑和防護器材等。
PC產能跳躍式發展 現有供需平衡被打破
目前的汽車輕量化更給PC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國內PC的消費量逐年遞增,2014年表觀消費量超過150萬噸,自2010年以來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在8%左右。但國內產能遠遠滿足不了旺盛的需求。據化工在線統計,截至2014年年底,國內共有4家生產商,生產能力接近50萬噸/年,產量約30萬噸。
與消費的適度穩定增長不同,PC產能的增加是跳躍式的。今年寧波浙鐵大風的10萬噸/年聚碳酸酯(PC)項目和魯西化工的6.5萬噸/年PC項目相繼建成,拉開PC產能快速增長的帷幕。PC現有的供需平衡被打破,價格高位堅挺的好日子或將一去不復返。也使國內PC廠家增加到6家,產能一下提高了30%以上。寧波浙鐵大風裝置4月1日已經全線達標達產,魯西化工裝置目前正在進行系統優化。此外,在國內外資本技術的推動下,目前一批合資、合作的PC項目正在國內密集開工,上海科思創、福建環球、煙臺萬華等多個項目將在近兩年內投產。化工在線統計,到2017年國內產能將新增近100萬噸/年,達到約170萬噸/年,與消費量基本相當。
汽車業寒冬 PC增長受影響
新建裝置陸續投產 PC價格或持續下行
目前我國PC供應主要依賴進口,近年來凈進口量基本在120萬噸,2014年主要進口國(或地區)為韓國(21.9%)、中國臺灣(17.6%)和泰國(12.3%),多為中低端料。這些國家和地區與我國地理位置較近,且臺灣地區、泰國出口至中國的PC享受零關稅待遇。未來來看,國內新裝置密集投產,國產料產量大增,與進口料的競爭將加劇,尤其是新投建裝置缺乏成熟技術支撐,未來產低端料為主,與進口料中的低端料競爭將更為明顯。2014年以前,受到原料及需求等因素影響,國內生產企業整體開工率不高,僅能維持五六成,而2015年以來,受原料低位運行而PC價格相對高位影響,利潤良好,今年生產企業開工普遍高位,今年前7個月國內企業整體開工率在七成以上。未來,伴隨新建裝置陸續投產,整個市場的供求關系也將逐步發生變化,今年的企業開工高位狀況或難以再現。
耐人尋味的是,就在浙鐵大風項目投產前后,被國外化工巨頭壟斷、價格一向堅挺的PC市場,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波動。國內PC價格現已跌至16500元/噸的歷史低位。但相對而言,從2014年至今,原料雙酚A下跌了36.9%,而PC的跌幅僅有9.6%。近年來多套苯酚丙酮裝置的建設投產使雙酚A仍有下行空間,從這點看,PC還遠沒有跌到位。
上一篇: 塑料和3D打印:到底誰成就了誰
下一篇: 宜家可循環塑料家具戰略初具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