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于德國的化工巨頭巴斯夫首席執行官近日表示,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的乙烯產能建設將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被全球需求吸收。
近年來,美國頁巖油和天然氣產能是全球原油供應增長的關鍵驅動因素之一,隨著世界各地的參與者轉向利用廉價的乙烷原料,美國墨西哥灣新的裂解產能出現爆炸式增長。
巴斯夫首席執行官Martin Brudermuller表示,人們從未預計美國國內需求增長會吸收進入市場的乙烯鏈條產品數量,但低增長以及與中國的貿易緊張意味著,該地區的產能積累水平已將價格和利潤率推至30年低點。
Brudermuller在德國路德維希港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更多產能即將投產,而國內消費正在放緩。這增加了出口的壓力,鑒于持續的貿易沖突,這是一個挑戰。這也導致亞洲和歐洲的乙二醇等全球衍生品的利潤率面臨越來越大。我們預計這一發展不會在短期內恢復。”
該公司首席財務官Hans-Ulrich Engel表示,生產商去年增加了400萬噸年乙烯產能,并將在2019年再次增加同樣的產能,市場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吸收。
他說:“我們預計北美地區不會出現真正的改善,吸收這些額外的量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特別是在目前幾乎沒有任何產品流入亞洲或中國的情況下。”
生產商一直希望將大部分美國乙烯衍生的新產品運往海外,他們認為其中一些可能會運往歐洲,一些可能會運往中東,但亞洲被視為新供應的最大一塊需求海綿。
由于中美之間的貿易戰,目前幾乎沒有美國化學品產品跨越太平洋進入中國,美國國內利潤率正在受到擠壓。
上一篇: 利空交織,粉料難漲難跌
下一篇: TDI:供應充足 利潤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