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宏觀經濟低迷的背景下,2015年多數大宗商品都是一把“辛酸淚”。塑料也不例外,今年5月以來,價格幾乎是直線下滑,不少市場人士對其后市仍持謹慎態度。
“從2011年開始,塑料的需求一直保持比較穩定的增長,增速每年基本都在10%以上,從這個角度來看,宏觀經濟對塑料市場的影響似乎不是很明顯,”廈門象嶼股份有限公司產業研究部(上海)經理陸長林日前在期貨日報主辦、大商所支持的“2015年專業投資者年會”上表示,但從今年的情況來看,國內宏觀經濟增速長期下滑的影響終于傳導到塑料終端制品的需求上。
陸長林說,實際上,受經濟低迷影響,從2014年9月份前后開始,塑料的需求就出現了疲軟現象。“但之后原油價格快速下跌,新料價格跌到接近回料,對回料的替代力度加大,導致當時市場對塑料需求增速的下滑沒有明顯感覺。”
“當下,中國經濟長期面臨企業去杠桿和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在新的經濟增長點出現之前,經濟增速會持續放緩,未來三到五年塑料制品需求的增速也必定會持續下降。”陸長林說。
除了宏觀經濟的影響,從產業鏈來看,原油作為塑料生產的基礎材料,其價格波動對塑料的影響顯而易見。針對原油后期價格走勢,陸長林表示,“雖然現在市場對原油價格的預期普遍比較悲觀,但我們認為其價格進一步下探的空間有限。”
陸長林解釋稱,一方面美國原油鉆井平臺數量持續減少,量變最終可能引起質變,影響油價走勢;另一方面,OPEC國家明年的原油產量增速有望放緩,原油供應可能會受挫,對油價構成一定的支撐。
“跌到一定的價位,利空會逐漸出盡,從邊際效應來看,后期原油對化工品價格利多會比利空作用強。”陸長林補充道。
從PE、PP的基本面來看,陸長林預計,PE未來3年將是供給快速增加、需求增速放緩的去利潤階段,PP則已經進入過剩階段,供應的增加必然會不斷壓低新料價格,并持續擠壓回料的市場份額。
“目前PE上中下游的庫存都處于低點,7月底以來市場基本都在去庫存,LLDPE去庫存預計會延續到本月底,春節臨近需求走弱后會進入堆庫存階段。”陸長林認為,如果明年預計投產的產能兌現,PE的產能增幅將達到12.1%。根據計算,2014年PE實際消費增速(擠掉回料增速,下同)為3.92%,2015年截至11月底實際消費增速為3.52%左右。
此外,據了解,2015年PP基本面情況明顯弱于LLDPE,從7月底至今,PP社會庫存不降反增,增幅在10%左右。陸長林說,如果明年預期投產裝置能如期投產,PP的產能增幅將達到14.9%。消費方面,2014年PP實際消費增速為-0.26%,2015年截至11月底實際消費增速為-0.82%左右。
上一篇: 校企合作有效促進再生塑料產業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