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化工品期貨整體走勢持續承壓。數據顯示,11月12日,化工期貨板塊指數最低跌至120.80點,創下2016年10月中旬以來新低,較9月17日階段高點累計下跌10.6%。品種方面,燃料油、瀝青、甲醇、苯乙烯期貨等紛紛創下階段新低。
分析人士表示,近期化工品期貨普跌的主導原因在于供應增加壓力加劇,抵消了現有需求增加的利好。盡管目前化工品整體庫存壓力不大,但由于市場預期偏向謹慎,短期內化工品仍難改偏弱運行態勢。
板塊整體承壓
文華財經數據顯示,11月12日化工期貨板塊指數一度創下2016年10月中旬以來新低,最終收報121.91點,跌0.06%。
具體品種方面,當日的燃料油期貨主力2001合約一度下摸1907元/噸,創下該合約2018年7月上市以來新低,收于1931元/噸,跌2.33%;甲醇期貨主力2001合約一度跌至2016年9月初以來的新低1937元/噸,收于1964元/噸,跌1.60%;瀝青期貨主力1912合約最低跌至2844元/噸,創下2019年1月中旬以來新低,收于2892元/噸,跌1.43%;苯乙烯期貨最低跌至6905元/噸,創9月該合約上市以來新低,收于6951元/噸,跌1.01%。
分析師劉高超、許俐表示,近期主導化工品價格運行的邏輯在于供應大幅增加,無論是烯烴產業鏈,還是芳烴產業鏈,甚至煤化工產業鏈,都呈現產能大幅擴張的共性。此輪產能擴張帶動的不僅僅是某一個化工品本身,而是涉及產業鏈的大部分上游原料,例如PTA原料PX,聚乙烯原料乙烯。在產能擴張的背景下,不但所涉及的化工品價格將易跌難漲,且其成本區間也將因原料價格下降而下移。
從需求角度看,目前整體宏觀經濟預期疊加宏觀擾動事件帶來的外圍需求不確定性,令現有需求增加的利好難以抵消供應增加的壓力。
庫存和價格同降
在燃料油方面,國信期貨分析師吳濛旸、范春華表示,外盤燃料油方面,近期新加坡高硫燃料油價差水平和絕對價格反映高硫燃料油已達到限硫令前夕需求下滑的時間窗口。隨著限制臨近,未安裝脫硫塔的遠距離航行船只將會先切換使用低硫燃料油,而到12月中下旬將輪到未安裝脫硫塔的近距離航行船只開啟使用低硫燃料油,但高硫燃料油消費不會徹底消失。鑒于仍有相當規模船隊已安裝配備或正在考慮安裝配備脫硫塔,疊加部分非合規船企繼續使用高硫燃料油,隨著高低硫燃料油價差的打開,不排除短期內高硫燃料油價格會出現小規模反彈。
吳濛旸、范春華表示,隨著瀝青需求步入淡季,下游需求僅靠貿易商冬儲支撐,煉廠瀝青庫存水平仍未出現顯著下降。此外,近期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歐佩克不太可能在12月初舉行的會議上宣布擴大減產規模或延長減產時間。短期內原油價格對瀝青期價提振作用有限,后期現貨價格有進一步下跌壓力。
在甲醇方面,國信期貨分析師鄭淅予表示,甲醇主產區生產企業庫存壓力逐步顯現,部分企業降價后出貨有所好轉。本周期價連續跳水,并接近2016年以來最低位水平,幾乎與現貨價格持平,證實現貨不支持期貨企穩反彈。需求端甲醇制烯烴當前盈利較好,開工已處高位,后市增量有限。短期來看,供需面偏弱格局難以改善。
胡佳鵬、桂晨曦表示,盡管化工品整體庫存壓力不大,但由于市場預期謹慎,且目前現貨市場以主動去庫存行為為主,導致整體化工品出現庫存和價格同降局面,短期仍持謹慎偏空觀點為主。從中長期來看,化工品整體供需預期寬松為主,旺季需求逐步見頂,加上四季度乃至明年上半年新增產能釋放逐步兌現,整體供應增加壓力將逐步顯現,維持偏弱觀點不變,重點關注產能兌現情況及庫存變動情況。
下一篇: “雙十一”狂歡季 硬膠不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