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接近政策制定的人士表示:目前相關部門正在修訂2008版限塑令,不久后會公布;即將出臺的新“限塑令”規定,生物可降解材料將替代一部分的塑料,如各類包裝袋、快遞餐盒、農用地膜等。
舊版的限塑令是《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發布于200712月31日,是關于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目的是為了限制和減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
這份被群眾稱為“限塑令”的通知明確規定:“從2008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自2008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我國舊版“限塑令”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執行,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該“限塑令”的弊端日漸凸顯。
舊版“限塑令”中所限制的“塑料購物袋”,是指“由商品零售場所提供的,用于裝盛消費者所購商品,具有提攜功能的塑料袋”,并不包括商品零售場所基于衛生及食品安全目的,用于裝盛散裝生鮮食品、熟食、面食等商品的塑料預包裝袋。
“限塑在一定程度上演變成了賣塑,這的確減少了一定的使用量,但因為價格較為便宜,消費者不會大量放棄使用塑料袋。而且在農貿市場,那些薄的塑料袋一直在使用。”一位業內專家表示。
這也意味著,更嚴格更具體更具實操性的“限塑令”,將很快出臺。上述專家說,即將出臺的新“限塑令”規定,生物可降解材料將替代一部分的塑料,如各類包裝袋、快遞餐盒、農用地膜等。
生物可降解材料,被認為是解決塑料污染的一大利器。
“塑料行業很早就意識到,塑料制品被丟棄后在環境中不降解所帶來的嚴重負面影響,生物可降解材料便應運而生——這不僅是國家新材料戰略發展的重點,也是目前綠色概念最豐滿的材料之一。生物可降解材料是一次性塑料制品最佳的替代品。”
目前,生物降解材料最主要的需求來自歐洲,主要是因為歐洲國家對生物降解材料具備強大的政策支持。而我國生物可降解材料市場還沒有打開,需求量相對較少。
但是可降解材料到底靠不靠譜,能對現有的塑料行業有多大沖擊?降解材料僅僅能夠用于一次性的包材,對于保質期超過半年的產品就不適用。對于工程塑料基本沒用沖擊。
現在所面臨的塑料污染問題,根本上是因為回收再利用這一塊沒有得到政策的充分支持。第一做好垃圾分類處理。第二對再生塑料小微企業有相關的政策扶持。這樣才能治本,從根本上防止大量的廢舊塑料污染。現在把希望寄托在降解材料上恐怕是又會讓各位政策制定者失望了。
上一篇: 雀巢、北歐化工和沃爾瑪加入新塑料經濟
下一篇: 余姚市場PP塑料市場大穩小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