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塑料包裝與薄膜協會的一項調查發現,應對冠狀病毒大流行所需的食品、藥品和醫療產品的需求正將一些塑料包裝制造商推向極限。
但是,IK Industrievereinigung Kunststoffverpackungen的調查顯示,盡管德國一些食品、藥品和醫療產品“系統相關”包裝的制造商已經達到最大生產能力,但汽車行業的供應商的需求卻出現了相當大的下降。
在接受調查的120家企業(主要是中型企業)中,有37%的企業表示,與3月份相比,4月份的訂單減少了。四分之一的公司業績下滑超過20%。
相比之下,約有一半的公司報告4月份的訂單有所增加,不過漲幅大多在10%至20%之間。
“這份關于德國塑料包裝制造商狀況的報告顯示,疫情對行業的影響有多大,”IK公司總經理Martin Engelmann博士說。
“特別是食品包裝制造商正承受著確保民眾供應的巨大壓力,但工業部門和餐飲部門對包裝的需求卻下降了。”
在對調查結果的分析中,Engelmann贊揚了參與應對這一流行病的制造商的承諾。
他指出,許多公司在正常業務范圍之外為防治這一流行病作出了貢獻,他們的重點是塑料產品,如消毒劑、呼吸機、面罩和護目鏡。
Engelmann承認,調查結果只是一個縮影,4月份,超過一半的受訪者預計需求將出現一定程度(40%)或者強勁(16%)的下降。
他表示:“在3月中旬許多地方頻繁出現恐慌性購買之后,現在又開始減少食品和日用品的庫存。然而,對衛生和清潔產品的需求仍然很高。”
調查顯示,僅有不到80%的公司能夠完成收到的訂單,但幾乎一半的公司表示受到了冠狀病毒相關的限制。
一個普遍的問題是員工短缺,有40%的公司表示存在該問題。因此,近25%的公司不得不引入短期工作制度。
Engelmann解釋說:“在個別情況下,引入短期工作可能會很痛苦,但與塑料加工行業其他部門的整體比較表明,包裝受到的影響較小。”
在被Engelmann認為是“出人意料的積極”結果的調查中,超過四分之一的受訪企業表示,他們沒有因為冠狀病毒而損失任何員工的工作時間。
他說:“總的來說,在國際比較中,生病或被隔離或因照顧孩子而無法上班的員工數量相對較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報告病假率低于5%,不到四分之一的受訪者報告病假率高達10%。”
Engelmann表示,德國制造商也注意到,在危機期間,消費者對塑料包裝的看法發生了變化。
他建議:“包裝的功能,即產品的衛生和保護,再次被人們更加強烈地認識到。我們希望這將有助于在未來對塑料包裝進行更客觀的討論。”
上一篇: 化銷華南協調增產纖維料保障口罩生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