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鈦白粉就不再是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了,這對鈦白粉行業是一項重大利好。此舉既為鈦白粉出口從政策上松綁,也為國內鈦白粉產品申報出口退稅打通了第一道關卡。”中國涂料工業協會鈦白粉行業分會副秘書長付一江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商務部、海關總署近日聯合發布2020年第54號關于調整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的公告,從原有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中剔除了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屬于高耗能、高污染的產品以及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199個十位商品編碼,包括鈦白粉、純堿、小蘇打、尿素、硝酸鈉、硫酸鉀等。調整后的目錄將于2020年12月1日起開始執行。
據付一江介紹,硫酸法鈦白粉、氯化法鈦白粉是兩種不同生產工藝的產品,產品屬性一致。專家認為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工藝是“大規模生產顏料級鈦白粉的工藝”。然而多年來鈦白粉一直被認定為高能耗、高污染產品,雖然國家將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列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本)》鼓勵類;硫酸法鈦白粉列入限制類。但如何鼓勵沒有具體的落地方案,如何限制也沒有更好的引導措施。
“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本)》,氯化法鈦白粉工藝屬于鼓勵類,即使硫酸法鈦白粉工藝也應該是‘督促改造生產能力、工藝技術、裝備及產品’的限制類,并不是‘淘汰類’產品。”付一江補充說。
付一江強調,本次調整將鈦白粉等從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中剔除,對于該產業是一項重大利好。因為根據公告,此次從目錄中剔除的產品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屬于高耗能、高污染的產品以及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產品,這就為鈦白粉摘掉“雙高”奠定了基礎。如果按照《商務部 海關總署2014年第90號公告》的規定,被列入禁止類目錄的產品就無法享受到國家的任何優惠政策,更不可能享受出口退稅。現在把鈦白粉從目錄中剔除,這一產品就有希望享受到這些優惠政策了。
據了解,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鈦白粉凈出口國。2019年國內產量318萬噸,出口量突破100萬噸,出口量的不斷遞增反映了國際市場對我國鈦白粉產品的認可。此次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發布的公告可謂恰逢其時,既為鈦白粉出口從政策上松綁,也為國內鈦白粉產品申報出口退稅打通了第一道關卡。
付一江表示,在國家多方面政策的鼓勵下,伴隨技術升級、裝備優化,提升產品質量及實現差異化發展,“十四五”期間我國鈦白粉產業必將迎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
上一篇: 科元控股集團打造年產230萬噸ABS世界級規模項目
下一篇: 北美多個石化項目遭遇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