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1日起,馬來西亞將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為期兩周的封鎖,但石化生產仍將繼續,而且鑒于其被列為重要行業,很可能不會受到任何重大干擾。
然而,對于一些當地下游塑料制造商來說,封鎖可能會造成人力短缺。
5月28日,在該國新的冠狀病毒病例急劇增加之后,宣布了封鎖,只允許必要的經濟部門和服務部門運作。
馬來西亞總理Muhyiddin Yassin說:“這一決定是在考慮到馬來西亞目前爆發的新冠疫情情況后作出的,每日確診病例超過8000例,疑似病例超過7萬例。”
根據衛生部的數據,該國連續五天報告冠狀病毒病例增加的記錄,截至5月30日,總體感染人數超過565500人,有2729人死亡。
在全面封鎖之前,政府已經開始根據全國行動控制令(MCO)或MCO 3.0加強限制,該命令從5月12日開始,將持續到6月7日。
今年1月,隨著新冠病毒病例增加,馬來西亞政府在馬來西亞6個州實施了為期兩周的第二次MCO(MCO 2.0)。
在新的封鎖中,允許醫療設備、生產個人防護設備的紡織品以及石油和天然氣,包括石化產品的制造繼續進行。
國際貿易和工業部在一份聲明中說:“允許經營的制造業和制造業相關服務業是為了確保對關鍵零部件和成品的供應鏈造成最小程度的中斷。”
國有的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的石化生產裝置預計將在封鎖期間保持運作。
據該公司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位于馬六甲的煉油廠基礎油生產,將繼續運行。
消息人士稱,客戶工廠也將繼續運營。
英力士Petronas Acetyls位于Kerteh的53.5萬噸/年醋酸工廠也將繼續運營。
據消息人士稱,PETRONAS的乙醇胺生產繼續滿負荷運行,醋酸丁酯和丙烯的產量也未受影響。
對于甲基叔丁基醚(MTBE),該公司維持其6月和7月的提貨計劃。
馬來西亞Idemitsu SM計劃在本周末前關閉其24萬噸/年SM裝置的計劃仍在進行中,但如果出現人力短缺,其重啟時間可能會推遲。
消息人士稱,雖然馬來西亞的PE和聚合物工廠將在封鎖期間繼續運營,但兩家下游塑料工廠的人力將削減至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