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機構警告稱,如果主要產油國未能就增加供應達成協議,可能會推高燃料價格,加劇通脹,并對全球從冠狀病毒大流行中復蘇構成壓力。
總部位于巴黎的歐佩克周二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歐佩克+僵局可能導致供應緊張。
該公司補充稱:“在這種情況下,隨著需求從去年新冠肺炎引發的暴跌中反彈,石油市場將大幅吃緊?!?/span>
國際能源署表示,油價上漲可能加速向電動汽車等綠色能源和交通工具的過渡,但也可能拖累經濟復蘇,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復蘇。
上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未能就增產達成協議,油價飆升至多年來的高點。OPEC+是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員國,其成員還包括俄羅斯和墨西哥。
全球基準布倫特原油的價格接近每桶78美元,為2018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石油期貨價格攀升至每桶76美元以上,較2020年4月大幅回升,當時油價跌至每桶負40美元。
由于擔心德爾塔變異病毒和全球病例的重新抬頭,經濟復蘇勢頭已經有所減弱。
Rystad Energy的石油市場分析師路易絲-迪克森(Louise Dickson)周一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全球多個國家的感染人數正在上升,如果需要增加或再次恢復限制措施,它們可能會對經濟增長產生影響,進而影響石油消費?!?/span>
交易員們還在質疑,歐佩克+石油生產國是否會堅持此前達成的產量限制,或決定單干以爭奪市場份額。
迪克森補充說:“人們擔心,歐佩克+在前進方向上的持續分歧可能導致一些成員國的反抗,導致不受限制的產量涌入市場。”
去年,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在石油供應上的緊張關系演變成一場殘酷的價格戰,過量供應的石油充斥市場,導致油價暴跌。
周二,國際能源署警告稱,“盡管市場份額之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仍籠罩著市場。”
IEA表示,盡管不斷增加的新冠病例可能會對石油需求構成壓力,但發達國家的原油庫存“遠低于歷史平均水平”,隨著疫苗接種率上升和經濟從疫情中復蘇,第三季度的原油庫存可能出現至少10年來最大的下降。
國際能源署的報告補充稱:“隨著對封鎖和旅行限制忍無可忍的旅行者們紛紛上路,石油庫存也將下降。流動數據顯示,最近幾周美國的旅游人數遠遠超過了冠狀病毒感染前的水平。”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美國的天然氣價格在6月份達到了7年來的最高點,印度的天然氣價格也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歐洲和巴西的成品油價格也大幅上漲。
國際能源署補充稱:“在歐佩克+產量政策明確之前,石油市場可能會保持動蕩。油價波動無助于確保能源轉型有序、安全,也不符合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