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對產業鏈中下游形成較大沖擊,中小企業利潤承壓。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7月15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輸入性的上漲壓力仍然存在,但我國工業生產能力比較強,工業品供應能力比較充足,工業品價格上漲影響總體可控。
價格快速上漲得到初步遏制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平均上漲5.1%,漲幅比一季度擴大3個百分點。
劉愛華分析,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在二季度漲幅擴大,主要有幾個因素的影響。一是經濟在持續恢復,需求在不斷擴張。二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輸入性影響。今年6月份,國際能源價格指數同比上漲92.6%,非能源價格指數上漲43.2%,漲幅都是比較高的。三是去年同期低基數的影響。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從去年2月份開始PPI就持續下降,二季度每個月的價格都同比下降3%以上,所以今年二季度PPI的同比漲幅明顯擴大,給很多中下游企業、中小微企業帶來了比較大的成本壓力。
劉愛華表示,從總體上判斷,雖然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輸入性的上漲壓力仍然存在,但我國的工業生產能力比較強,工業品的供應能力比較充足。與此同時,近期有關部門實施國內大宗商品價格保供穩價的政策,效果目前在初步顯現。所以工業品價格上漲的影響是總體可控的。
近幾個月來,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引發市場及政策層面的高度關注。自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三次“點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后,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多方調研多措并舉遏制大宗商品價格的不合理上漲。
一系列“保供穩價”政策效果已經開始顯現,價格快速上漲得到初步遏制。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6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99.7%,較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指數已經連續兩個月下跌。
6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中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均由升轉降,分別為61.2%和51.4%,低于上月11.6和9.2個百分點。
服務價格將有一定回升
近來豬肉價格持續下跌,僅僅不到兩周,生豬價格過度下跌預警級別就從三級上升到了一級。
劉愛華15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隨著生豬生產持續恢復、國家收儲政策又有支撐,豬肉價格有望保持穩定的態勢。食品價格在糧食再獲豐收、豬肉價格保持穩定的情況下,總體上漲壓力不大。
服務價格方面,劉愛華表示,考慮到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影響,服務價格有望保持小幅上漲。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持續向好,餐飲、住宿、旅游的消費需求將會逐漸恢復,市場信心不斷增強,加上居民收入增速也是在加快的,服務價格將會有一定程度的回升。
“全年物價保持溫和上漲是有基礎、有條件的,實現全年3%左右的調控目標也同樣有基礎、有條件。”劉愛華說。
上一篇: 中國是美國進口MDI的最大來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