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1年接近尾聲,部分PDH及丙烯下游裝置建設明顯提速,近期,齊翔騰達70萬噸/年的PDH裝置、以及斯爾邦石化二期丙烯腈裝置均已實現中交,至于何時投產,以及裝置投產后將對企業影響多大,企業都給出了各自的說法。
齊翔騰達:70萬噸PDH裝置中交,何時投產還看市場情況
11月20日,齊翔騰達70萬噸/年丙烷脫氫項目舉行中交儀式,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及各施工單位共四十余人出席儀式。山東昊華工程公司項目監理部負責人在現場簽字確認,標志著丙烷脫氫項目進入試車階段,為明年年初正式開車運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該項目總投資39.94億,于2019年12月初開工,到中交歷時接近2年時間。項目三年來共完成混凝土3萬多立方,反應裝置主要設備近四百多臺,電纜橋架近2萬米,工藝管線近40萬吋徑,完成裝置區東、西及南、北道路新建及澆筑,新建加藥間一座,完成循環水站等工業建筑,工藝管線全部貫通,系統試壓、水電聯運、管線保溫、防腐、地坪修整、綠化全部完成。
本項目是今年公司在淄博齊翔騰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的第三個項目,也是目前公司在齊翔中交的項目中最大的一個,明年上半年將有5個項目陸續中交,本項目的順利中交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里程碑意義。
另一方面,屆于近期丙烷脫氫市場行情一度低迷,齊翔騰達11月26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70萬噸/年丙烷脫氫項目從裝置建成到打通裝置全流程、產出合格產品尚需一定時間,公司也將結合市場情況來綜合決定項目的投產時間。
斯爾邦石化:26萬噸丙烯腈裝置投產后產能將達78萬噸,穩居全國第一
11月30日,在江蘇連云港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斯爾邦石化二期丙烷產業鏈項目建設迎來關鍵性節點:項目空分裝置一次性開車成功,并順利完成26萬噸/年丙烯腈(Ⅲ)裝置以及配套的污水處理裝置、火炬系統、消防泵站、化學品庫、公輔變電所等主項的中交。這標志著項目推進取得重要突破,正式進入生產準備階段,也標志著盛虹集團三個百萬噸級新能源、新材料項目落地再進一步。
斯爾邦石化二期丙烷產業鏈項目是盛虹集團加快新能源新材料戰略轉型、不斷完善高端產業鏈的重點關鍵項目,也是實施江蘇沿海開發戰略、優化產業布局、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重點骨干項目。項目于2020年3月啟動建設,計劃分階段推進:第一階段建設1套70萬噸/年丙烷脫氫裝置、1套26萬噸/年丙烯腈裝置、1套9萬噸/年MMA裝置等主體生產裝置及附屬配套設施;第二階段建設1套26萬噸/年丙烯腈裝置、1套9萬噸/年MMA裝置、1套21萬噸/年SAR裝置等主體生產裝置及附屬配套設施。
本次丙烯腈(Ⅲ)裝置和空分等公用工程順利中交,投產后公司丙烯腈整體產能將由52萬噸/年提升至78萬噸/年,躍居國內第一,進一步鞏固公司丙烯腈行業龍頭地位,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產研發基地、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增添新動能。
國家“雙碳”目標提出后,風力發電等新能源產業發展迅速,對丙烯腈及下游碳纖維材料的需求持續提升。2016年首套裝置投產,遠銷東南亞和歐美市場。作為國內丙烯腈行業的核心供應商,斯爾邦石化保障了我國碳纖維生產企業50%以上的原料供應,為助力相關產業綠色低碳轉型。
面對巨大的國內市場缺口,盛虹瞄準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率先在行業內開啟戰略轉型,一方面優化產業鏈補短板強弱項,另一方面強化技術創新專攻“卡脖子”問題,在關鍵產品、供應能力、核心技術等方面持續發力,以此提高企業競爭能力,實現做精做強的目標,并著力打造百萬噸級EVA光伏新能源材料、百萬噸級丙烯腈新材料、百萬噸級綠色可降解材料三大世界級產業項目,助力產業更高質量發展。
丙烷產業鏈項目全面投產后,斯爾邦石化的丙烯生產工藝路線將進一步豐富,丙烯腈整體產能規模將達到104萬噸/年,成為盛虹集團“三大百萬噸級產業項目”規劃中首個全面落地項目,對后續“延鏈”發展新能源、新材料、電子化學、生物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助力“雙碳”目標實現具有重要推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