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以來,苯乙烯市場受油價上行助推,保持偏強運行格局,從月初的8900元(噸價,下同)迅速突破1萬元大關,達到年內新高。目前苯乙烯市場均價為9462.5元。
“雖然苯乙烯價格仍處高位,但無法抵消成本壓力,疊加疫情影響下游出貨不暢需求弱化,導致大部分苯乙烯生產企業在盈虧平衡線上掙扎,特別是非一體化裝置企業叫苦連連。基于供應預期寬松、主力下游均趨弱等因素,預計短期非一體化裝置企業仍難以擺脫虧損局面。”中宇資訊分析師王春玲分析說。
成本壓力增大
“3月份雖然苯乙烯均價走出今年高位,但是迫于成本壓力,我們每噸產品理論上虧損近600元以上。”華東一家外采原料苯乙烯生產企業負責人張明表示,企業不僅要承受成本壓力,還受到需求減弱的沖擊,目前裝置盈利能力較去年底下降約268.05%。
近期受油價總體偏強運行影響,苯乙烯兩大原料乙烯及純苯市場表現強勁,價格雙雙達到年內新高。4月12日,乙烯市場均價為1573.25元,與年初相比漲幅達26.34%;純苯方面,從3月上旬開始市場寬幅拉漲,截至4月12日均價達8410元,與年初相比漲幅達16.32%。然而,目前苯乙烯市場均價與年初相比漲幅僅為12.65%,遠低于原料乙烯和純苯市場漲幅。
“對于原料純苯和乙烯依賴外采的非一體化裝置,苯乙烯產品端市場上行幅度追不上成本上漲,從而侵占了利潤空間。”據弘業期貨分析師王來富介紹,目前華東非一體化裝置統計毛利維持在-693元左右,比1~2月份時的虧損額翻倍增加。
“雖然苯乙烯價格走高,但大部分苯乙烯生產企業卻在盈虧平衡線上掙扎,特別是非一體化裝置企業叫苦連連。”王來富表示。
供應預期寬松
對于后期能否擺脫虧損狀態,業內基于今年新增產能大幅釋放的預期判斷,普遍持較為悲觀的態度。
據統計,2021年,我國新增苯乙烯產能在267萬噸/年,而今年亦有大量新增產能兌現。截至3月末,煙臺萬華65萬噸/年、鎮利63萬噸/年以及山東利華益72萬噸/年產能已經釋放。后續還有茂名石化、洛陽石化和天津大沽共3套裝置合計99萬噸/年產能計劃于二季度釋放。預計今年前三季度約有355萬噸/年苯乙烯新增產能釋放,已超過2021年全年新增產能88萬噸/年。因此,今年苯乙烯供應端壓力或要大于去年。
“雖然由于虧損很多苯乙烯裝置于一季度后半程開始選擇停工檢修,但是多數只維持到4月中下旬。”據王春玲介紹,進入4月份,賽科65萬噸/年檢修裝置重啟,目前苯乙烯行業開工率從3月下旬的74.5%上升至75.9%。后期,河北盛騰、山東華星等多套停工檢修裝置將陸續重啟,預計開工率還會進一步提升。
從全年來看,苯乙烯供應端或將呈現寬松狀態,難以給市場以有力支撐。
主力下游均趨弱
“由于國內疫情多點散發,苯乙烯三大主力下游可發性聚苯乙烯(EPS)、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產品流通受阻,產品庫存被動上升。因此,下游工廠開工積極性較差,開工率普遍回落,難以帶動苯乙烯需求增加。”王來富分析說。
EPS方面,目前華東普通料報價11050元,國內樣本企業庫存量維持2.63萬噸的階段性高位,開工率降至38.87%,相比季度初55%左右的水平,降幅偏大。
PS方面,目前余姚地區報價10600元,樣本企業成品庫存量自3月以來再度增加至9.78萬噸,開工率降至65.94%,相比季度初75%左右水平,降幅較為明顯。
ABS方面,目前華東757K報價為15100元,樣本企業成品庫存量維持2月小幅去庫后的19萬噸穩定水平,開工率小幅降至87.4%。
總體來看,國內疫情拐點依然沒有出現,交通物流難以短時間內恢復,苯乙烯的下游需求不佳,未能配合能源成本驅動。在后期檢修裝置復產疊加新增產能投產的預期下,苯乙烯市場均價恐難回歸萬元線上,生產企業的盈利水平短期內也難以修復。
上一篇: ABS市場早間提示(20220419)
下一篇: 全球丙烯酸市場加速向中國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