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德國杜塞爾多夫舉行的K展上,ICIS分析師洛倫佐·梅阿查表示,因為新增產能將滿足不斷放緩的需求,全球聚烯烴裝置的產能利用率可能要到2035年才能達到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平。
他表示,未來五年內將投產的大量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產能將面臨經濟放緩的困境。這將影響市場對這兩種產品的需求。而另一位ICIS分析師埃米利亞諾·巴蘇阿爾托表示,迄今為止,歐洲今年PE和PP生產利潤率已經分別下降了23%和36%,短期內將拖累全球聚烯烴利潤率走低。
梅阿查表示,全球聚烯烴市場預計在未來幾年仍將增長,但在俄烏沖突導致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和隨后的經濟衰退后,今年的市場增長率預測已被下調。ICIS認為,2022年全球聚烯烴需求將增長3%,而2021~2026年的平均增長率為3.8%。然而,在2021~2023年,全球聚烯烴生產能力預計將增加23%。僅在2023年,新產能將為市場帶來1750萬噸PE和PP。如此,需求減弱和產能增加將導致2019~2025年全球聚烯烴裝置產能利用率下降7%。
巴蘇阿爾托則表示,自6月以來,歐洲地區所有品種的PE平均生產成本都大幅上升。例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生產商的生產成本上升了25%,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線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生產成本分別上漲了16%和22%。PP生產成本的增長速度較慢,但自6月以來也上升了13%。另一方面,歐洲對PE的需求預計今年將下降0.6%,但PP的需求有望增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