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20年里,全球塑料產量翻了一番,達到每年4.6億噸,而全球每年產生3.53億噸塑料垃圾,是20年前的兩倍多。
此外,亞洲是塑料泄漏到海洋環境的罪魁禍首,占海洋塑料的80%以上。海洋塑料貢獻最大的10個國家中有8個位于亞洲,泰國排名第6,但全球塑料產量排名第16。
“為了實現泰國政府成為零廢物國家的目標,每個人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迫切地需要利用這個生態系統中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專業知識來發展塑料回收行業,”APEX全球活動組織說。該組織是2023年東盟循環塑料峰會的組織者,該會議定于2023年3月29日和30日在曼谷舉行。
會議將討論塑料行業中與循環性相關的各種問題,其中一些重點議題如下:
沒有時間浪費:混合塑料和聚苯乙烯的化學回收,作者Rahul Khandelwal,塑料回收業務部門負責人,蘇爾壽GTC技術美國公司;
生物基和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化學回收:道達爾能源Corbion亞太區和印度銷售和業務發展副總裁Chow Pin Tan;
埃克森美孚化學亞太區高級回收和可持續發展市場總經理陳桂林(Kwee-Lin Chan)的《先進回收和創建塑料循環經濟》;
聯合利華高級研發和包裝經理Nico Millemaci的《塑料回收戰略和利用再生新材料實現整個循環經濟》
先進機械回收和新技術應用Jürgen Priesters,高級副總裁-原料業務,Tomra Feedstock GmbH
100%可回收包裝聲明TüV SüD;
SCS全球服務對塑料產品中可回收成分的驗證和可追溯性。
鑒于最近更新的歐盟包裝和包裝廢物指令(PPWD),關于回收內容的驗證、可追溯性和聲明或將在活動中引起激烈的爭論,這意味著C14測定優于質量平衡作為測量生物含量的首選手段。
“為了打擊‘洗綠’,避免誤導消費者,生產商需要避免在塑料產品上使用‘生物塑料’和‘生物基’等通用標簽。歐盟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說:“在交流生物基含量時,生產商應該提到產品中生物基塑料的確切含量和可測量的份額(例如:產品含有50%的生物基塑料含量)。”這表明歐盟委員會并不完全支持質量平衡方法的可追溯性。
“基于放射性碳的[C14]方法應該是首選,因為它們的結果是可靠的,而且它們的使用被廣泛接受。通過監管鏈記錄生物質的使用,并通過質量平衡會計將份額歸屬于最終產品,這種方法被認為不適合確認生物基含量的實際份額,”歐洲委員會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