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旭化成和Microwave Chemical公司 啟動了聚酰胺66的化學回收工藝商業化的聯合示范項目,該工藝利用微波對PA66進行低能量解聚,直接得到單體己二胺(HMD)和己二酸(ADA),然后再制造新的PA66。
通過微波對PA66進行高收率解聚,以及解聚后分離和純化過程的原理已經在2021年得到實驗證實,此次項目將在2023年末進行裝置組裝,并將在2024年使用該進行小規模示范試驗,以收集商業化的基本工藝數據,在2025年之前決定商業化的可能性。與此同時,旭化成將推進PA66化學回收全價值鏈商業模式的構建。
微波解聚是化學回收的方法之一,其特點是直接和有選擇地將能量傳遞給材料,如果使用可再生能源作為微波所需電力,可以減少90%的溫室氣體排放,使其成為助力碳中和的有前途的技術。
Microwave Chemical 公司在2014年成功實現了世界上第一個使用微波的化工廠的建設和運營,專有技術平臺為PlaWave?,可用于熱解和溶劑分解,能夠在更緊湊的設備中實現更快的反應速度和更高的能源效率。
除了旭化成的尼龍66,Microwave Chemical 公司還積極與三井化學合作開發微波解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和聚氨酯 (PUR) 等特種聚合物,以及汽車粉碎殘渣 (ASR)和熱固性片狀模塑料 (SMC)等更加復雜體系,以使它的PlaWave?平臺更加普遍適用。
另一家微波解聚著名企業為加拿大 Pyrowave 公司,據悉它已經獲得聚苯乙烯 (PS) 廢物微波催化解聚工藝的專利,并與米其林(其第一個被許可方)合作,到 2023 年開發一個示范工廠。初步結果表明,液體收率將近 98%與純苯乙烯單體純度相似,高達99.8%。
此外,還有一家瑞士回收技術公司Gr3n 公司也推出了一種DEMETO(微波技術解聚)工藝用于循環彩色PET,其工藝過程可能是:在一種微波反應器內,PET廢物浸于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液,并在堿性條件下水解,生成對苯二甲酸堿性鹽和乙二醇;接著過濾除去不溶性廢料,再加入HCI中和,從而沉淀出對苯二甲酸;隨后利用氯堿電解反應,將中和產物NaCl或KCl轉化為NaOH或KOH。回收的氯氣和氫氣反應生成HCI,以重復使用,而NaOH或KOH作為加工助劑,同樣循環使用。水解產物對苯二甲酸通過進一步分離純化,成為優質PET合成原料。
除了在終端利用微波解聚等回收再造材料之外,旭化成還在源頭研究使用生物質衍生中間體制成PA66的商業化試驗。
去年3月,旭化成和Genomatica宣布了一項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由Genomatica的生物基HMD(六亞甲二胺),以生產商業化生物基尼龍6,6,用于高溫汽車零部件、電子產品或生產安全氣囊的紗線等產品,這將是工程塑料的顛覆性突破。其實旭化成已經擁有聚酰胺610(由蓖麻油等植物源原料制成)等產品了。
其實,國際化工新材料巨頭的動向都很明顯了,不知道在百年大變局的歷史機遇點,國內會有哪些企業或者團隊能成功在下一個百年晉升第一梯隊呢?
上一篇: 陶朗助力陸海環保,打造全國首個低值可回收物分揀中心
下一篇: 10億桶!這一貧油國發現大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