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通知,要求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現代煤化工產業(不含煤制油、煤制氣等煤制燃料)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
通知要求,從嚴從緊控制現代煤化工產能規模和新增煤炭消費量,《現代煤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布局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的每個示范區“十三五”期間2000萬噸新增煤炭轉化總量不再延續。確需新建的現代煤化工項目,應確保煤炭供應穩定,優先完成國家明確的發電供熱用煤保供任務,不得通過減少保供煤用于現代煤化工項目建設。此前未納入《方案》的新建煤制烯烴、新建煤制對二甲苯(PX)項目,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相關部門,按照《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6年本)》規定,根據項目原料、用能、水資源等要素保障條件,經評估論證并納入《方案》后,由省級政府核準。新建年產超過100萬噸的煤制甲醇項目,由省級政府核準。
通知提出加強規劃布局引導。推動存量現代煤化工項目加快實施先進技術裝備改造升級,新建煤制烯烴、煤制對二甲苯(PX)、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煤制可降解材料等項目重點向煤水資源相對豐富、環境容量較好地區集中,促進產業集聚化、園區化發展。根據資源環境稟賦和承載能力,優化傳統能源產業空間布局和用地結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嚴禁新增煤化工產能。對于現有現代煤化工產能規模較大的地區,鼓勵通過上大壓小、煤炭用量置換等方式實施新建項目,避免同質化、低水平重復建設。
通知要求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鼓勵新建現代煤化工項目承擔相應的技術創新示范升級任務,實施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加快產業技術優化升級,推進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推進高性能復合新型催化劑、合成氣一步法制烯烴、一步法制低碳醇醚等技術創新,推動煤制對二甲苯(PX)實現產業化突破。聚焦大型高效煤氣化、新一代高效甲醇制烯烴等技術裝備及關鍵原材料、零部件,推動關鍵技術首批(次)材料、首臺(套)裝備、首版(次)軟件產業化應用。優化調整產品結構,加快煤基新型合成材料、先進碳材料、可降解材料等高端化工品生產技術開發應用。加強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綠色替代品和無毒無害、低毒低害綠色化學物質和產品研發。鼓勵建設大型高效“氣化島”,打造平臺化原料集中生產、下游產品多頭并進發展模式。在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較好的地區,推動現代煤化工與可再生能源、綠氫、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等耦合創新發展。推動現代煤化工裝備數字化建設,鼓勵現代煤化工企業、裝備企業、服務商組建聯合體,研究開發現代煤化工智能裝備與場景融合技術,培育一批智慧生產典型場景。
通知提出,嚴格能效和環保約束,加強項目節能審查和環保監管,擬建、在建項目應全面達到能效標桿水平,主要用能設備能效水平達到能效標準先進值以上;能效低于基準水平的已建項目須在2025年底前完成改造升級,主要產品能效須達到行業基準水平以上,屆時能效仍在基準水平以下的項目予以淘汰退出。新建項目企業環保應達到績效分級A級指標要求。加快推進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的企業實施改造,對超標排放情節嚴重的企業依法責令停業、關閉。堅決落實以水定產要求,強化水資源論證和項目用水管理,推廣應用密閉式循環冷卻等節水技術,推動新建項目每噸產品新鮮水耗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通知強調,嚴把項目安全、環保準入關口,項目選址及污染控制措施等須滿足安全、環境準入要求,新建項目需布局在一般或較低安全風險等級的化工園區,所在省份需完成國務院督查中關于現代煤化工產業整改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