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科學院化工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余龍飛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州市科技計劃重點項目、廣東省科學院建設國內一流研究機構行動專項資金等項目資助下,通過浸涂法制備出了一種綠色的超疏水/超親油聚氨酯海綿。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超疏水海綿的制備及其油水分離和微塑料吸附示意圖
含油污水和微塑料是目前影響水資源安全的主要兩個污染源,尤其隨著塑料用品的廣泛使用,微塑料幾乎已經無處不在,嚴重影響地球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如何快速且高效地來去除這些污染物已經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然而,開發一種可持續的多功能吸附材料來去除多種污染物一直是一個挑戰。
研究人員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可再生資源脫氫松香改性的Al2O3納米顆粒為原料,通過浸涂法制備出了一種綠色的超疏水/超親油聚氨酯海綿。該海綿對不同種類的油具有優異的吸附(吸附能力:20-55 g/g)及再循環(循環20次以上)能力,且可以實現對大量油/水混合物的高效連續分離,分離效率高達97%。此外,該海綿能以較高的速率從水環境中捕獲各種尺寸的微塑料,可在幾秒內實現水中微塑料聚丙烯(30 μm)、聚乙烯(100 μm)和聚氯乙烯(100 μm,80 nm)的高效吸附,吸附能力分別為0.65 g/g、0.46 g/g、0.59 g/g和0.74 g/g,吸附效率高于99%。
該研究工作為制備綠色多功能超疏水海綿提供了一種新的策略,并在環境污染治理中的大規模應用體現出巨大潛力。
上一篇: SABIC推出材料查找網站 幫助客戶簡化材料選擇流程
下一篇: 8月聚乙烯檢修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