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幾家市場領先生產商表示,由于需求持續疲軟,預計至2024年,全球聚烯烴市場仍將面臨挑戰,到2024年年底或2025年利潤率才能開始恢復。這些領先生產商表示,產能過剩和下游需求疲軟影響著全球所有地區,在原料成本持續波動的情況下,2023年上半年全球范圍聚烯烴業務已經表現疲軟。而在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美國和中國大陸等主要產區還將新增聚合物產能,聚烯烴生產商利潤率顯然將在2024年繼續承壓。
各大企業預判悲觀
在近期的第二季度財報發布會上,在談及未來市場展望時,許多大型企業的高管做出了悲觀的判斷。
利安德巴賽爾公司首席執行官Peter Vanacker在第二季度電話財報會議上表示:“我們預計,第二季度充滿挑戰的市場狀況至少將持續到年底?!盫anacker表示,盡管美國和歐洲原料成本持續下降,第二季度聚烯烴利潤率略有改善,但中國的需求增長低于預期,使全球烯烴市場前景疲軟。北美和亞洲的需求疲軟和聚烯烴產能繼續增加將導致利潤進一步壓縮。他補充道,潛在的能源成本波動也繼續嚴重影響歐洲的消費者情緒。Vanacker表示,美洲聚烯烴需求仍然“不溫不火”,耐用品消費疲軟還在擠壓聚丙烯(PP)的利潤率。歐洲市場仍然“充滿挑戰”,中國的進口需求仍然疲軟。他還指出,中國出口的增加也將是一個不利因素。
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和北歐化工的合資企業博祿高管也預測說,在經濟增長放緩和大量新產能即將投產的情況下,全球聚烯烴市場將繼續面臨挑戰。博祿公司亞洲銷售公司首席執行官萊納·霍夫林在該公司第二季度電話財報會議上表示,2023年聚烯烴定價預計將在維持窄幅波動。“短期內,將是一個緊張的市場。”霍夫林說。
博祿認為,在中國經濟增長加快、亞洲需求增強之前,亞洲聚烯烴定價環境將維持現狀?;舴蛄种赋?,第二季度有大量新增產能開始投產,主要在中國,但美國也有新建聚乙烯產能投產。今年剩余時間和2024年還將有更多產能投用。他說:“我們需要接受這個漫長的一年,到2024年和2025年年初,運行負荷率可能開始好轉?!?/span>
與過去兩年的異常高水平相比,目前聚烯烴市場產能過剩和利潤率較低。北歐化工首席執行官托馬斯·甘格爾表示,他相信通用級聚合物產品回歸到更高價格水平還需要更長的路。甘格爾表示,北歐化工預計今年剩余時間聚烯烴市場仍將充滿挑戰,今年上半年銷量同比下降5%。北歐化工歐洲聚合物業務的利潤率在第二季度出現下降,聚乙烯利潤率同比下降24%,至每噸334歐元;PP利潤率下降36%,至每噸383歐元。他表示,自2023年上半年以來,歐洲的聚合物需求可能保持不變。甘格爾表示,如果由于全球聚烯烴產能過剩導致歐洲石化行業發生結構性變化,他“不會感到驚訝”。他說:“深入研究這些資產以得出正確的結論,這一點很重要。”
產能過剩需要遏制
盡管對外反映烯烴產能過剩的情況,上述企業自身其實也在向市場投放新產能。博祿在阿布扎比魯韋斯的投資62億美元的擴建項目將使該基地的聚烯烴產能從490萬噸/年提高到640萬噸/年,該項目將于2025年年底如期完工。北歐化工在位于美國得克薩斯州亞瑟港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新工廠即將完工,產能62.5萬噸/年。
對此,標普全球商品洞察化學品研究和分析主管Rahul Bhutani評價稱,隨著全球聚烯烴產能繼續增加,石化品價格或到2025年才能完全恢復。而如果產能繼續如今的增長態勢,市場復蘇會更加推遲。他表示,今年價格的低迷將在2024年上半年見底,并在明年最后6個月恢復,從2025年開始全面復蘇。如果市場仍然保持目前的產能增長勢頭,到2027年全球烯烴和聚烯烴市場可能會持續跌勢。報告指出:“到2026年,全球需要進行產能整合,以支持到2025年的早期復蘇?!?/span>
標普全球表示,預計到2027年,歐洲和亞洲的HDPE、線型低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產能至少要分別減少600萬噸/年、250萬噸/年和1000萬噸/年,才能使開工率恢復到8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使利潤率恢復到可持續的再投資水平。
下一篇: 供需趨弱致國際油價區間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