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井化學株式會社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橋本修宣布,將于2024年10月關閉其在巖國大竹工廠的年產能14.5萬噸/年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工廠。
主要原因是受到進口樹脂的價格沖擊以及回收PET瓶的需求上漲,導致公司樹脂市場行情下滑,盡管三井化學采取了降低PET設施開工率等精簡措施,仍無法確保有足夠的收益來維持本土生產。
不僅日本,在歐洲同樣出現上述的情況。其中由于低碳等政策的驅動,rPET正在全球市場爆發,據第三方數據,2021年全球rPET市場規模達到94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年底,全球rPET市場將以7.4%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達到184.6億美元。此外,本次調整也是公司戰略的一步。自2016年業務重組為醫療保健、車用材料、食品及包裝、基礎材料以及研究開發(新業務和新產品創新)5大板塊后,2021年11月三井化學又在新的長期經營計劃VISON2030中將基本戰略修定為四大解決方案:生命與醫療保健;移動事業,ICT、基礎材料&綠色原料。
其中,基礎材料&綠色原料業務部門正在加快業務重組和高性能產品轉型升級,近一年來,三井化學動作不斷:
2022年12月,三井化學傳出消息,籌劃在美國建設生物基PET工廠,產能預計為每年40萬噸,預計于在2025年開業,投資預計在5.5億美元。三井已經和美國化學公司Petron科技公司簽署了備忘錄研究成立合作公司。 2023年3月,三井化學宣布計劃于2025年7月將其位于日本大牟田的甲苯二異氰酸酯(TDI)工廠的產能減少到5萬噸/年,同時加大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如高性能亞甲基二苯基二異氰酸酯(MDI)和聚丙二醇等,以減少收益波動,提高資本投資效率,并為創造穩定收益奠定業務基礎。 2023年7月,三井化學宣布計劃成為日本首家生產和銷售基于廢塑料化學回收技術的再生產品的公司。三井化學將利用CFP公司供應的從塑料廢棄物中生產的熱解油,當作大阪工廠裂解爐的原料,用于生產循環再生塑料等產品。 2023年8月,三井化學公司宣布其和笠野興産株式會社共同合資成立 Polaris Chemicals, Inc. 在日本的和歌山生產用于丙烯酰胺生產的生物催化劑。 2023年9月,Paramount Bed、三井化學株式會社和Rever株式會社宣布,日本環境部(MOE)已將他們提出的“床墊中聚氨酯材料的化學回收倡議計劃”納入2023財年鼓勵建設脫碳循環經濟系統項目,該計劃被歸入塑料回收流程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示范項目類別。 2023年11月,三井化學宣布公司基于生物質石腦油的TDI(甲苯二異氰酸酯)已獲得ISCC PLUS(國際可持續發展和碳認證)。原料來自芬蘭煉油商Neste的生物質石腦油。截至目前,三井已有38款產品獲得ISCC PLUS認證。其他獲得認證的產品包括乙烯、丙烯、苯、聚丙烯化合物和雙酚A。 業績方面,三井化學截至9月30日的上半財年(4月-9月),營業收入為8237億日元,同比減少1274億日元;凈利潤207億日元,同比減少237億日元。 根據計劃,三井化學預計2030年核心銷售利潤將達到2500億日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00億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