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是本屆政治局關于經濟工作的首次會議,也被認為是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吹風會,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此次會議釋放了哪些信號?
1、從高速度到高質量
和去年末的政治局會議相比,當時稱2017年要“適度擴大總需求”,而本次會議則強調“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對此,海通宏觀姜超團隊解讀稱,如果說適度擴大總需求還有刺激經濟繼續高速增長的意味,那么高質量發展要求意味著高速發展不再是主要追求目標。
姜超團隊認為,十九大報告中對增長目標的淡化,也意味著新一屆政府換屆與以往有著本質區別,不會有新一輪投資沖動。
聯訊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研究員李奇霖也表示,在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型過程中,對于經濟增速下降的容忍度會提升。
此次會議,較少提及穩增長,但在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時依然位列首位。
國君宏觀團隊花長春則認為,未來三年重質仍重量,“穩中求進”仍是“主基調”,而且要“長期堅持”,高質量發展提高到新高度。
2、從降杠桿到有效控制杠桿率
相比去年末的政治局會議表述,當時對17年工作的首要要求是“要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推動五大任務有實質性進展”。而這次對18年工作的首要要求則是“要統籌規劃,有序推進,確保打贏三大攻堅戰”,分別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和污染防治。
三大攻堅戰的首要任務提出要使宏觀杠桿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增強,防范風險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華創證券資產管理總部總經理屈慶認為會議將防風險,控杠桿,增強金融服務實體擺在三大攻堅首位體現出:
一方面,中央認為目前宏觀杠桿率還未控制到位,金融服務實體還不夠。
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明年去杠桿將會持續推進,金融監管持續趨嚴,打破剛兌、消除多層嵌套、抑制通道業務、規范資金池業務、治理同業仍將是整治重點。
但值得一提的是關于去杠桿,此次會議表述略有變化。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推動經濟去杠桿,把國有企業降杠桿作為重中之重。而此次政治局會議上,基調略有放松,指出要使宏觀杠桿率得到有效控制。
李奇霖認為針對金融業的監管政策短期也難以放松,但后續的政策措施,可能會保持平穩,降低政策本身的沖擊。
3、從去產能到防治污染
污染防治在三大攻堅戰中占據一席之地,分析認為,環保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環保限產可能會維持高壓態勢。
海通宏觀姜超團隊指出,因為去產能一刀切,導致了部分商品價格的暴漲,反而刺激了再度擴產的沖動。相對于去產能,環保政策則是長效機制,可以從根本上抑制低效產能,鼓勵先進產能。
屈慶認為,中央要求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繼續明顯減少,對環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將導致明年環保監督將更加嚴格,因此明年工業品價格有望上行,通脹中樞或將進一步抬升。
花長春表示,從目前經濟的運行看,環保對經濟總量的壓制作用有限,主要體現在價格的上漲上,經濟總量依然穩健有韌性,反映出經濟結構的改善。環保未來的發力點將從單純的限產停產轉移至環保設備和技術改造支出方向,環保對經濟的不利影響在減弱。
4、國君宏觀逐句解讀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8年經濟工作(年底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總結成績,定次年經濟工作基調,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隔在一周左右,基本在12月中上旬召開,2016年政治局會議在12月9日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12月14-16日召開,預計下周可能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會議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前幾年政治局會議是總結當年工作,而本次是總結十八大以來的工作,時間跨度較長,延續十九大的總結),黨中央準確把握復雜局勢,科學判斷,正確決策,真抓實干,使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充分肯定黨中央的經濟工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力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取得成績),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革(消費、高端裝備制造和高技術投資對經濟貢獻提高),全面深化改革使經濟更具活力和韌性(經濟的韌性較強,2016年分季度看是6.7%、6.7%、6.7%和6.8%,今年前三季度是6.9%、6.9%和6.8%,經濟窄幅波動,且向好),我國經濟實力再上新臺階,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和穩定器,對全球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對全球治理的話語權大幅度提升(中國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生態文明建設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前所未有”)。居民收入增長總體快于經濟增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不斷提高,人民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一般都會指出問題,這里未指出問題,說明中央對經濟工作滿意,也并不擔心經濟下滑的問題)。
會議指出,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明年將有一系列的紀念活動,在新一屆領導班子與記者見面會時總書記已強調),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最新的指導思想),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主要矛盾、高質量發展,均是落實十九大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大力推進改革開放,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方面取得扎實進展,引導和穩定預期,加強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會議強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要長期堅持(相較去年,增加了“長期堅持”。2016年的129政治局會議提出:“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我們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對指導明年經濟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要在保持社會穩定的前提下,推進關鍵領域工作取得突破。”2016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明年貫徹好這個總基調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穩是主基調,穩是大局,在穩的前提下要在關鍵領域有所進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奮發有為。”今年再次強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要長期堅持”,增加了“長期堅持”。我們認為,穩中求進實際上奠定了2018年及未來階段的經濟格局,經濟總量不會出現失速下滑風險,重在結構調整。)。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根本要求”,高質量發展是未來的大方向),必須深刻認識、全面領會、真正落實。
會議指出,要統籌規劃,有序推進,確保打贏三大攻堅戰(三大攻堅戰有了抓手,最先出現在726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領導干部培訓班的講話,十九大中再次提及三大攻堅戰)。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要使宏觀杠桿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增強,防范風險工作取得積極成效(重大風險包括政府債務風險、居民債務(房貸)風險、房地產風險和金融風險等。因此:1)財政紀律仍會加強,財政政策會更加強調積極有效,側重“有效”,即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強化問責與績效管理,避免包頭地鐵為投資而投資的事件,堵后門,開前門,專項債可能進一步擴大,隱性風險顯性化。2)房地產去庫存的過程中居民大幅加杠桿導致杠桿率上升,后續將會趨穩,2018年房地產市場價格整體緩慢繼續回落,幅度較小,呈現平穩的格局。3)去杠桿尤其是金融去杠桿進程仍要繼續,資金脫虛向實尤其是高端制造業是大方向);
精準脫貧要瞄準特殊貧困人口精準幫扶,進一步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把扶貧和扶志、扶智結合起來,激發貧困人口內生脫貧動力,鞏固扶貧成果,提高脫貧質量(目前居民收入構成中的轉移性收入增速大幅提高,在扶貧的背景下還將繼續,成為拉動消費、農村基建的重要邊際力量);
污染防治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繼續明顯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結合五年來成績總結中提到的“生態文明建設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環保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是從目前經濟的運行看,環保對經濟總量的壓制作用有限,主要體現在價格的上漲上,經濟總量依然穩健有韌性,反映出經濟結構的改善。環保未來的發力點將從單純的限產停產轉移至環保設備和技術改造支出方向,因此,環保對經濟的不利影響在減弱)。
會議指出,要在協調推進各項工作的同時,著力抓好重點工作,力爭取得明顯成效。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2018年的經濟工作重點:第一,供給側改革仍要推進,從減法轉向加法,“三去一降”的基礎上更加重視“一補”,改善營商環境,降低制度成本。
第二,鄉村振興戰略在十九大首次提出,在2018年及下階段將進入落地實施,農地流轉、農民增收與消費、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將成為重點。
第三,全面開放新格局,服務業中金融業的對外開放已有明確路線圖,一帶一路加快,自由貿易港積極探索建設。
第四,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將是包括土地供應(集體土地制度)、金融調控、住房制度(租售并舉)和財稅(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破除土地財政,房地產稅立法和實施)等方面。“加快……長效機制”取代“加快研究建立長效機制”,節奏更緊迫也更快,事實上2017年的地產調控在“限購、限價、限貸、限售”的基礎上已經在土地加快供應、租賃住房市場建設、嚴控資金流向房地產市場等方面入手,下階段則是從財稅領域建立長效機制,長期看房地產稅作為地方稅主體將出臺,但需遵循“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和分步推進”的原則,預計2019年前實施可能性較小。
第五,生態文明建設,污染防治是攻堅戰)。
會議強調,要全面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黨政軍民學,東南西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以前的提法是“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此次增加了“全面”),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戰略部署和各項要求。在換屆工作中,各級黨委要加強領導和統籌,確保換屆工作穩妥有序、風清氣正,要樹立正確政績觀,腳踏實地推進各項工作(中央換屆后,地方黨委和政府將換屆)。
會議強調,在年終歲末,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生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保持社會穩定等有關工作。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上一篇: 美國加息,韓國加息,中國呢?
下一篇: 受中國原油進口數據提振 油價盤中震蕩小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