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行業門類廣、產品多,涉及農業、建筑、水利、機械等多個方面。塑料產業的發展狀況,一定程度上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縮影。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國塑料行業下行壓力突出,行業利潤大幅下降,產業結構調整差距凸顯。
在前不久召開的2015中國塑料產業大會上,來自大連商品交易所、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石化企業、期貨公司、資訊公司等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以“新常態、新格局、新工具”為主題,就當前的塑料產業發展格局、場外市場及期權創新對塑料企業的影響等多方面進行了詳細分析。本文今日將這些發言者的觀點整理出來,以饗讀者。
認清新常態 抓住行業機遇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趙俊貴:今年,石油化工行業面臨著嚴峻的局面:一是生產保持增長,產業規模增大,下行壓力很大,全行業的總業務投入同比下降6.6%,創下近年新低;二是行業投資同比僅增長4.1%,同比低5.8個百分點,創下2000年以來最低水平;三是行業利潤大幅下降,比去年同期下降3.6%,產業調整差距凸顯。
石化行業目前進入調整創新的新階段,未來機遇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個機遇是規模增長。按照國際石化一般增長規律,我國人均石化量還沒有達到國際平均水平,我們是唯一一個進口逆差的行業。從世界發展趨勢來看,全球石化行業仍然呈增長的態勢。
第二是產業升級的機遇。我國新能源、電子信息、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快速發展,都有利于石化行業的創新發展。目前,我國西部在承接一些重化工產業,這就是我們產業調整的機遇。
第三是商業模式的機遇。因為石化行業的能耗、物流、融資成本都非常高,所以下一階段的發展有非常大的機遇。石化行業的產業升級,也離不開金融市場和各個方面的融合發展。
第四是傳統石化產業和互聯網、金融工具創新歷史性交匯的機遇。智能制造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如果運用得好,我們有可能實現一流的石化產業。還有互聯網和經濟模式的創新,有助于石化產業未來的騰飛。
第五是國際化發展的機遇。美國的石化公司調查數據顯示,亞洲占到全球消費人口的55%。在可預見的未來,亞洲將保持全球增長中心的地位。這是我們有信心的市場依據。
總之,機遇就是給有準備的人,準確認識新常態,有意識應對新挑戰,牢牢把握新機遇,及時采取新戰略,一定能創造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新一輪的繁榮和發展。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王世成:隨著國家近年來實施一系列戰略舉措,我國輕工業重新布局,中西部增速快于東部地區,比重也在不斷增大。這表明我國的產業布局正趨于平衡,中西部塑料行業將成為新的增長點。隨著西部大開發和長江經濟區的發展,塑料制品行業將取得更大的增長。與此同時,我們還看到,塑料產業還存在較大的挑戰,行業自身存在很多問題沒能解決,比如產能過剩,自主研發較弱,科技投入不足,產品集中度低,行業發展不平衡,市場存在無序競爭,節能減排任重道遠。
明年,“十三五”的發展大幕即將拉開,塑料產業將朝著綠色環保的方向發展。同時,行業還要加強新型環保材料的研發,從源頭降低污染,加強塑料廢棄物的回收,進一步提高行業的支撐度,提高綜合競爭力。按照國家發改委的要求,塑料產業今后主要的發展方向是專用塑料、多層復合薄膜等;同時,在高性能復合塑料、全生物降解塑料等方面,加強技術示范。全行業要通過創新驅動,全面實現轉型。我們相信,塑料行業將伴隨著中國制造2025,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塑料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