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輪胎產業發展呈六大趨勢
發布時間:2015-09-11 14:15:28
來源:
塑米城
“國際輪胎產業發展正呈現出六大趨勢”這是記者在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技術經濟委員會9月8日于江蘇鹽城舉辦的輪胎標簽制度研究及輪胎研發測試技術研討會上了解到的信息。
據了解,目前,全球輪胎企業分布在世界46個國家和地區,世界輪胎產業現已形成以大型跨國企業為主導的高度密集型產業族群。集團化、多元化和差異化已成為目前世界輪胎工業發展的一大特色。中美日三大輪胎生產國分別占世界的近1/3、12%和7%,其他韓國、德國、法國各占2%-5%上下。
此次研討會的《輪胎便簽制度研究》工作報告中指出,輪胎產業的發展呈以下六大趨勢:
趨勢一,輪胎生產從西方轉向東方,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發展中經濟體競相快速發展,呈現由西方到東方,從美歐向亞洲傾斜擴大的趨勢。
趨勢二,輪胎生產的增長方式由數量擴張向質量和品種提升方向前進。未來五年的年生產增長率大體可保持在4.5%—5%的范圍內,主要是靠尋求現有輪胎降低成本以及追求發展高性能、超高性能和多功能性新輪胎來提高企業效益。創新成為企業的不竭動力,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世界輪胎業的結構形式也將發生一系列變化,動蕩、分化、并購、重組之風會此起彼伏,愈演愈烈。
趨勢三,三巨頭爭霸和十大輪胎企業集團稱雄的局面將出現新情況。前者在世界市場所占比例可能縮小到40%以下,而十大集團將擴大到30%以上。中國中策橡膠集團已闖進世界十強之內。
趨勢四,輪胎經濟一體化、國際化的浪潮不斷高漲。世界前五強輪胎企業的工廠遍布全球,海外基地生產比例已占到總部的60%—80%;其他十強企業也都已把境外辦廠、全球發展,作為進軍世界、由大變強的重要戰略手段,不斷加大力量予以強化。創辦跨國型企業集團,搶占本國和國際市場,擁有境外多個生產基地,將被公認為壯大實力,增強國際競爭力,使企業處于強勢發展地位的重要標志。
趨勢五,輪胎企業集團的經營方式將以多種形式走向多元化。除了現在的人財物、產供銷和工廠、技術中心統一一體化的傳統企業管理模式之外,主要是向上下游產業延伸。一是發展原材料內供體制,自辦天然橡膠、合成橡膠、炭黑及化纖和鋼絲簾線等工廠,或者采取與原料企業聯合直供的方式,以確保原材料及時按需供貨并降低采購成本,保證生產正常運行。二是實行輪胎產品深化服務體制,自設輪胎店對外零售輪胎,回收舊胎,檢測在用輪胎;建立翻胎廠,推行輪胎從新到舊再到翻新最終到報廢的循環利用一條龍體系。
趨勢六,輪胎產業綠色化。利用綠色原料,采 清潔生產工藝,生產綠色輪胎,工廠達到無污染,零排放,輪胎產品實現安全、節能、環保。今后,缺氣保用的安全型輪胎、節省汽車燃料消費的低滾阻節能型輪胎、無噪聲靜音的環保型輪胎等高性能和超高性能輪胎,將逐步取代現有產品成為主流。智能和功能輪胎的比例也會逐步增加。
該報告還稱,輪胎產業的發展道路是力求走向經營多元化、多樣化,實現大型化、專業化;推進生產低成本化、多品種化,加工高效化、節能化,產品輕量化、小型化。整個輪胎產業要實現綠色化、循環經濟化,而國際化更是世界輪胎工業未來的總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