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篇關于海洋塑料垃圾的報道,報道稱,有超過5萬億塑料碎片漂浮在海洋中。這就不免引發大家的深思,這么多塑料垃圾都來自哪里,報道中尤其把矛頭指向了發展中國家。雖然限塑令很早就發布了,但是效果顯然沒有預期的好。
盡管在過去十多年里被禁,但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在市場上從未銷聲匿跡。最新的一份統計顯示,僅上海市場一年就要消費20億只一次性餐盒,其中大多是發泡塑料餐盒,而綠色環保的鋁箔餐盒卻只占有1%的份額。為此,“全球鋁箔生產商倡議組織”近日在滬啟動了公益推廣項目,“鋁箔餐盒與容器”微信公眾號也同步上線發布。
數據顯示,目前上海每天消耗一次性容器超過500萬只,按每個容器10克計算,每天產生塑料垃圾50噸,一年將產生近1.5萬噸塑料垃圾,這些垃圾不管是填埋還是焚燒,都會造成嚴重水體或者空氣污染。而鋁箔作為性能優良的包裝材料,在歐洲、北美、日本都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因高傳導率、成型性好、阻隔性強等物理性能,使用鋁箔作餐盒、配餐容器時具有較多優勢,包括安全衛生、耐高低溫、綠色環保、密封性好等。然而作為鋁箔第一生產大國及最大的出口國,中國在這方面的應用卻處于較低水平。據全球鋁箔生產商倡議組織總干事Stefan Glimm介紹,2014年鋁箔包裝人均消費量歐美地區達1.2kg,而中國僅為0.5kg。
作為應用起步較早的地區,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園區內每天供應10萬個鋁箔餐盒,產生了較好的社會影響。而明年開園的上海迪士尼樂園也將使用。全球鋁箔生產商倡議組織中國協調人董春明認為,目前制約鋁箔餐盒推廣的主要原因在于價格因素、消費者認知、銷售和配送的便利性。與會專家呼吁,推動鋁箔餐盒的擴大應用,除了企業要投入、培育市場,還需要得到政府部門、社會組織等多方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