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行業中小企業:未來的錢可以現在用
發布時間:2015-10-15 14:29:33
來源:
塑米城
在工業低迷不振,投資持續疲軟之際,中國官方在固定資產折舊和稅收抵扣方面再次推出優惠政策。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原有生物藥品等6個行業基礎上,擴大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范圍,對輕工、紡織、機械、汽車4個領域重點行業的企業在今年1月1日后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允許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加速折舊方法。
塑料屬于輕工業,也在本次優惠政策名錄內,涉及到的領域如下:
塑料薄膜制造
塑料板、管、型材制造
塑料絲、繩及編織品制造
泡沫塑料制造
塑料人造革、合成革制造
塑料包裝箱及容器制造
日用塑料制品制造
塑料零件制造
其他塑料制品制造
塑料家具制造
具體的優惠政策如下:
中小微企業新購進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研發和生產共用儀器設備,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稅前扣除;超過100萬元的,允許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加速折舊方法。
官方稱,實施這一政策后預計今年將減稅50億元。
所謂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即在設備、儀器等固定資產使用年限之初多提折舊金額,后期少提。這意味著企業前期的利潤,也就是應納稅所得額比較低,稅負相對較輕。雖然總稅負不變,但前輕后重,相當于企業可延期納稅。
去年9月,李克強曾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部署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促進企業技術改造。時隔一年“舊事重提”,主要原因是為應對持續顯現的經濟下行壓力。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受制造業和房地產拖累,2015年前8個月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1-7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8月當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速雖比7月有所加快,但工業基礎并不牢固。如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所言,因內外需求疲弱,工業下行壓力短期內不會減輕。
有行業評論師認為: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意味著企業“未來的錢可以現在用”,當期能夠有更寬松的現金用于投資和技術改造升級,而不是馬上就交稅,有利于盤活現金流,改善現金流量,對企業的幫助可立竿見影。
這一政策雖不改變企業整體稅負,但在前期減稅對扶持企業發展、促進投資、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而言具有重要作用,是宏觀調控政策精準發力的體現。
此外,由于購進研發和生產設備可享受優惠政策,這一新政對推動小微企業加大研發力度、扶持其發展也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