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原油出口禁令可能會被取消,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美國煉油廠的天要塌下來了,至少投資者是這么認為的。
彭博一個追蹤美國11家獨立煉油廠商股價表現的指數周三上漲了2.3%,前一晚美國國會領導人就結束長達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達成一致。作為提案的一部分,煉油廠將在原油運輸開支上獲得一些稅收減免。政府和分析師預計,2016年的減免額約為1.19億美元,相當于這些煉油廠商2016年稅前利潤的0.5%。
在水力壓裂法和其他科技發展的帶動下,美國原油產量自2008年8月以來暴增近90%,而煉油廠是最大受益者之一。它們火力全開,利用廉價的油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煉化原油,使得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油和柴油出口國。由于沒有出口限制,原油煉化產品的出口自2007年以來增長超過1倍。
彭博的報道指出,即使禁令解除,美國煉油廠的這種優勢也不會喪失。咨詢公司Frost & Sullivan油氣部門主管Carl Larry表示,美國煉油廠仍然能夠以比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同業更低的價格獲得原油和天然氣。
“它們所處的環境決定了它們會勝利,”Larry表示。“它們仍然能以比世界上其他地方更低的成本生產石化產品。這是全世界最大的煉油系統。無論美國原油能否出口,它們都是該游戲的領先者。”
另一方面,隨著WTI和布倫特原油價格紛紛創下七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新低,這兩大基準油價的價差已經大幅收窄。在美油價格優勢并不那么明顯的情況下,出口美國原油對許多生產商來說并不是那么有吸引力。
此外,從價格角度來看,在全球原油供應本已過剩的情況下,美國即使取消出口禁令也不太可能導致美國國內油價走高。
“就今天供應過剩的市場來說,你很可能發現它在短期對油價的影響是很小的 ,”美國原油生產商ConocoPhillips的CEO Ryan Lance表示。這家公司游說國會解除禁令已經近兩年。
然而,據《華爾街日報》,仍有部分煉油廠表示,出口禁令解除可能對它們的業務產生沖擊。它們還并警告稱,上升的成本可能會被轉嫁給消費者。來自東北地區的民主黨人成為這些煉油廠商的代言人。為了化解它們的擔憂,才有了上述與運輸成本相關的稅收減免。
五年前,由于必須從海外進口原油使得運營成本太高,幾家東海岸的煉油廠商幾乎瀕臨倒閉。
同時,《華爾街日報》還指出,并非所有煉油廠商都認為新的減稅政策能夠讓它們全部都經營下去。在新澤西和特拉華州都有煉油廠的PBF Energy公司主席Tom O’Malley預計,至少會有1家煉油廠倒閉。
“如果沒有比當前提案更多的幫助,我認為會有一家煉油廠倒閉,”他表示。
上一篇: PP跌跌不休 下游制品開工不足是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