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進口線性及國產線性趨勢基本相同。隨著中國PE自給率的提高,國產料市場反應更加敏銳,上漲和下跌均領先于進口料。從圖中可見,2015年年初1-3、11月底進口套利空間打開,而全年多數時間進口多倒掛。2015年進口的套利空間縮窄。
下面詳細梳理:
1-3月中旬,進口線性受原油走低及需求偏弱制約,價格持續走低,同時受春節小假影響,2月進口量大幅降低至57萬噸左右。此階段進口套利空間打開,套利空間在200-700元/噸。3月中旬后-5月初受原油、石腦油上漲及中國市場價格大幅走高拉動,進口線性價格大幅走高,同時國內石化集中檢修,國內貨源偏緊,而中東、亞洲貨源不斷流入中國,中國進口量4月增加至89萬噸,年內進口量新高位。進口貨源價格漸漸高于國產價格,套利空間大幅縮減。5月至年底原油持續走低,同時中國國內下行價格震蕩下行,進口線性價格跟隨震蕩下行,國產線性價格跌幅更深,兩者價位進一步拉大。特別是在7月底,進口倒掛達727元/噸。8月后至年底原油持續震蕩下行,整體宏觀經濟偏空及終端需求偏弱下,兩者價差較前期收窄。11月-12月原油震蕩下行,特別是12月14日OPEC不減產及供應過剩影響,價格跌至7年內新低,國內線性及進口線性價格持續走低,刷新進口線性年內新低。國產線性價格在11月底期貨連續走強下及貨源不多下,止跌小幅反彈。雖反彈時間短,在貨源不多下,跌勢放緩。兩者價差收窄。在11月底后國產線性價格高于進口,套利空間打開。進口線性價格恢復優勢。
上一篇: 機械塑料五金模具市場異常活躍
下一篇: PE華東地區:行情窄幅整理 成交維持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