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輕量化的趨勢,塑料代金屬趨勢勢在必行,車燈市場也是塑料行業的一個重要方向。今天的文章中,小編先從車燈類別、發展進程、材料的選擇這幾個方面去介紹,然后再概述國內主要的車燈企業分布情況及其與整車企業配套的格局概況。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大家梳理塑料行業與車燈行業的關系,或者是發現自己的潛在客戶。
一、什么是車燈?
1.車燈類別
車燈是車輛照明用的工具,可以分為前車燈,后車燈,轉向燈,車牌照明燈等。車燈在車輛安全行駛的過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車燈
2.車燈的發展
車燈的發展趨勢:蠟燭燈→白熾燈→鹵鎢燈→HID→LED→激光大燈
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常見的大燈主要是鹵素大燈、氙氣大燈以及LED大燈。激光大燈是新一代的趨勢,應用還不是非常廣泛。
3.車燈的材料及選用
1)選用的基本原則
車燈作為汽車外飾件,要經受很多外力及環境作用,所以車燈塑料要具備以下基本性能:
耐沖擊性:能夠承受行駛中跳起碎石的沖擊;
透光性:起到照明的作用;
耐候性:防止在風吹、日曬、雨淋等惡劣環境下變形、老化等;
穩定性:在長期的燈光炙烤下不能變形;
流動性:滿足注塑加工工藝的要求;
加工性能:便于注塑模具設計。???
2)車燈塑料主要供應商
巴斯夫、科思創、杜邦、上海錦湖日麗、中廣核俊爾、臺灣奇美、三菱、普利特……
二、車燈產業鏈概況
作為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車燈,2013年國內配套市場已突破250億元,預計2015年將達到350億元以上。
在配套市場,車燈產品的配套主要是存在利益共享關系的系統內配套,例如廣州本田汽車的車燈產品由廣州斯坦雷電器有限公司配套生產;北京現代汽車的車燈產品由北京現代三立車燈有限公司配套生產,同為北京汽車集團下屬的中德合資企業—北京海拉車燈有限公司都沒法進入北京現代汽車的產品配套供應鏈中,東風悅達起亞汽車的車燈產品由江蘇摩比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的車燈工廠配套生產,上海大眾、上海通用則由上汽集團和日本小糸共同合資的上海小糸車燈有限公司配套。
所以,在中高端乘用車領域,基本被外資和合資企業所壟斷。本土大部分車燈企業由于受技術和配套環境的影響,其客戶主要集中在商用車和低端乘用車領域。
作為國內低端配套市場及零售市場車燈生產最集中的區域-丹陽和常州,由于盲目擴張,經過多年混戰及市場力量的推動,開始出現了巴菲特的“潮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的現象”。市場混亂,產品良莠不齊,很多企業沒有生意、資金運轉困難,面臨倒閉的風險。但發展壯大起來的民營企業也參與整車企業的配套市場競爭,常州星宇車燈有限公司就是民營企業的代表之一。
3.我國車燈企業的布局概況
在我國,知名車燈企業布局主要圍繞著整車廠較為集中的幾個區域。
華東地區:上海小糸、常州大茂偉瑞柯、馬瑞利(AL)、寧波史丹利、浙江海拉、常州星宇、浙江嘉利工業、法雷奧、江蘇彤明車燈、浙江天翀、江蘇文光集團等。
華南地區:廣州小糸、佛山法雷奧、市光法雷奧、廣州斯坦雷、福州小糸大億、南寧瞭望等。
中西部地區:湖北法雷奧、華中車燈、重慶小糸、重慶秦川、東風三立等。
華北地區:北京海拉、北京三立、煙臺三立、山東魯得貝、等。
東北地區:長春海拉、天津斯坦雷、東光瑞寶、錦祥照明(ZKW)等。
我國車燈產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特別是浙江滬,除了上海小系、常州星宇這些知名企業之外,還有很多規模較小的車燈企業。另外,廣東、安徽、湖北、吉林這幾個地區也是車燈重點生產區域。
目前華東、華北地區產量各占到30%左右,不過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整車企業西進擴產,很多車燈企業也緊隨其后,那么這一地區的車燈產我國汽車車燈主要配套格局量也會大幅度提升。
下一篇: PP補漲 塑料高位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