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歲的巴菲特說沒見過這種場面。
2020年一季度注定在全球金融史上留名,對于原油市場來說也是如此。在一系列事件沖擊和OPEC+減產談判失敗后,沙特與俄羅斯的石油價格戰直接導致原油市場創下近30年來最大單日跌幅,3月9日的行情毫無疑問將被寫入歷史。原油進入2020年以后累積跌幅驚人,尤其是近期在市場高度情緒化的氛圍中油價每天都大幅波動,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過去的6個交易日,原油每天的振幅都超過了10%;如此連續多日保持大幅度的日內波動史上少見。那么上周如此高的波動率下,參與其中的投資者能把握住機會嗎?相信大多數人的回復是否定的。最有代表性的一個例子就是3月14日凌晨特朗普要求美國能源部購買原油,用作戰略儲備用途,消息傳出后2分鐘時間油價直接跳漲2美元,而絕大多數投資者都難以對此做出反應。雖然大幅波動可能帶來高利潤,但現實情況是巨大風險讓資金、經驗、認知、心理承受力均有限的普通投資者難以招架。
根據能源研發中心觀察,油價已經連續一個月沒有對原油市場的高頻供需面數據例如美國周度報告做出有效反應了,在坍塌的需求以及近期開始的供應端大戰面前,過剩局面已經成為定局,沒有人再去這些平時喜歡借機短炒的供需數據,市場整體呈現了悲觀預期。高盛表示,目前預計到4月油市將出現創紀錄的600萬桶/日過剩(這個觀點也基本符合我們的判斷),而全球市場通常的消費量約為1億桶/日。
回顧2020年的原油市場,開年美伊沖突制造了一次沖高回落,隨后便進入了新冠肺炎疫情時期。現在需求端受影響最嚴重,市場信心崩潰也源于需求大幅下滑,與沙特遇襲、美伊沖突這類地緣因素對油價的大幅起落影響不同,疫情對原油市場的需求形成了三輪沖擊:首先暴發于中國春節期間的疫情可以說給了原油市場以沉重打擊,中國境內的疫情導致各機構對2020年原油需求增長普遍下調30萬桶/天以上,而在日本、韓國、意大利、伊朗等全球蔓延之后,多家機構對原油需求增長的預期已經從10天以前的90萬桶/天再次大幅下調到30萬―40萬桶/天,這意味著原油市場將出現嚴重的需求不足。更為嚴重的打擊出現在3月第二周,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呈現失控態勢,佛系應對的慘痛代價迫使美國、歐洲方面不得不做出反思,開始考慮加大隔離防控力度,這讓疫情對經濟影響進一步升級,在股市崩盤同時,原油需求進一步大幅下調,目前市場評估基本趨向于2020年原油市場需求將會出現萎縮。要知道就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前,2020年經濟復蘇預期下將原油需求均值再增長120萬桶/天左右。而本周包括高盛、花旗等國際投行都將2020年原油市場需求增長下調為負值。三大機構EIA、OPEC、IEA也全部大幅下調了對原油需求的評估,尤其是一貫保守的IEA這次將2020年需求從年初的120萬桶/天增量,調整為113萬桶/天,總體來說2020年原油市場需求增長為負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大。
疫情對原油市場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也間接導致俄羅斯未能與OPEC其他成員國達成減產協議,并且讓沙特為首的中東國家發動了一場價格戰。這與市場普遍預期的OPEC+會達成協議形成了巨大的預期落差,這直接導致了油價的暴跌,進而嚴重沖擊了美國頁巖油企業,引發股市債市連鎖反應,市場恐慌情緒被徹底激發。整個股票、原油、黃金市場出現了大幅下挫。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隨著沙特等國大幅增產搶占市場份額,國際油輪運費著實火了一把,這些主要產油國爭相確保船只運送更多原油,以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買家也充分利用油價暴跌的機會加大采購。這直接導致歐佩克最大產油區中東到中國的超大型原油運輸船運費一夜之間幾乎翻番。船舶經紀消息人士表示,上周四,在繁忙的中東灣至中國航線上,VLCC油輪的運費從上周三的7―10萬美元/天躍升至16―18萬美元/天,而上周五更是突破了20萬美元/天。就在一個月前,該航線的VLCC油輪運費為2―3萬美元/天。
看起來本來應該出現在囤油環節的利潤居然被船東給賺走了,突然暴發的租船需求導致富余船只緊張,一位船舶經紀人表示,租船活動的規模之大讓許多人感到意外。沙特阿美上周四拒絕了至少三家亞洲煉廠增加4月裝船原油的要求,或許原因也在于此。
國際聯合戰隊合力救市
面對股市崩盤,各國央行紛紛出臺經濟刺激政策。據統計,以美國為代表的超過二十國先后大放水共同救市。其中,美聯儲通過回購操作釋放流動性,下月累積總額達5萬億美元,韓國、意大利等禁止做空股市,以穩定市場。中國央行上周五宣布自3月16日起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人民幣5500億元,花旗銀行認為中國隨后還會下調貸款利率以支持國內經濟復蘇。日本央行也宣布將向金融機構提供充足的流動性,印尼政府推出規模為120萬億印尼盧比的緊急刺激計劃,歐盟將允許成員國充分靈活地制定財政規則以支持經濟。這些均對穩定市場心態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但從這次事件的演繹看,僅僅依靠經濟刺激救市難以給市場提供安全感,尤其是疫情每天都在飛速增長,每日新增近8000,這意味著海外疫情的嚴重程度將是中國的3倍以上,更為嚴峻的是中國以外的疫情尚未達到高峰。世衛組織評估后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已構成全球性流行病,各國之間對待疫情的態度終于有所轉變。美國方面,特朗普終于不再僅僅通過經濟政策來救市了,而是開始真正去嘗試對抗疫情,包括虛心向中國請教經驗,未來8周對美國非常關鍵,特朗普呼吁犧牲短期利益來拯救美國。另外,德國、意大利等也紛紛表態,不惜一切代價控制疫情。雖然因理念不同,我們很難奢望海外國家能夠像中國這樣靠著難以復制的執行力在短時間內控制住疫情,但這畢竟是好的開始。
誰來拯救崩盤的油價?
上面也提到了目前原油市場面臨史上最嚴重的過剩局面,雖然美國能源部采購大量石油讓油價暴漲,但對于過剩的原油市場來說是杯水車薪。
據稱OPEC+聯合技術委員會將取消原定于3月18日在維也納舉行的會議,表明沙特和俄羅斯目前均不愿做出讓步。雖然市場認為價格戰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但目前來看價格戰雙方不斷秀肌肉,大戰仍在不斷升級,一個月內緊張局面難有改善。美國方面認為,沙特與俄羅斯發起價格戰旨在削弱美國頁巖油生產,不計代價搶回自己的市場份額成為了沙特為首的中東國家當前唯一的目標。
我們認為,只有需求端的復蘇才能真正提振油價,這需要全球疫情盡快被控制住,至少要恢復到一個不再讓經濟衰退的情況。從目前的進展看,實現這個目標遙遙無期。我們期待疫情盡快被控制,而不是一邊央行放水一邊疫情失控。
油價短期推演
剔除上周一開盤跌幅,上周5個交易日原油每天都有10%以上的波動,總體來說油價在一個低位區間內波動,多數時間都處在30―34美元/桶。這意味著暴跌之后市場需要休整,等待一次新的方向性指引。
總體而言,原油市場供需局勢依然嚴峻,各國的救市和抗疫效果需要時間來評估。對于抄底,除原油加工企業因中國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政策紅利可操作外,其他投機性抄底行為都需保持警惕,目前市場信心脆弱,一旦利空消息再出現,后續就有急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