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聚烯烴市場的“春天”來得很不容易,隨著中國疫情的有效緩解,聚乙烯需求終于撥云見日,下游陸續開工,剛需提升。但陽春乍現,全球疫情蔓延及原油動蕩,市場再次遭遇沉重打擊,給全球經濟及聚乙烯消費預期蒙上濃濃陰影。目前海外疫情的發展和蔓延快速增長,日本、韓國、美國、意大利等117個國家深受疫情影響。現簡要分析全球疫情對中國聚乙烯市場貿易、消費和后期價格的影響。
對聚乙烯進出口影響
疫情導致運力受限,可能導致進口量減少,從2019年數據顯示,國內全年進口1666.56萬噸,占48.37%,其中來自美國、伊朗、沙特、新加坡、泰國、韓國、日本等國家貨源較多。考慮到國內連續擴能、疫情影響,中國的進口需求可能有所降低,來自歐洲、日韓的進口貿易可能受到一定阻力,將對中國高端產品需求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但國內近幾年產品升級,影響應該不大。2019年中國聚乙烯出口量28.24萬噸,相對于1779.16萬噸的年產量,出口數字微乎其微,疫情對中國聚乙烯出口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但疫情對下游制品的影響頗大,中國塑料制品出口數量可觀,2019年塑料制品出口1420萬噸左右,占總量20%左右,日韓、歐洲等地經濟狀況整體不佳,疫情將進一步拖累經濟,對中國以及全球聚乙烯消費形成較大負面影響。考慮到口罩市場消費連續放大,對部分產品如線性、聚丙烯需求增加。
疫情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恐慌,對心態的壓抑也不容忽視。2020年第二周,歐美主要股指主基調是黑色的——道指即將創下史上最大單周點數跌幅,全球多個主要經濟體的股指跌入熊市,多國股市盤中觸及熔斷、被迫暫停交易。市場普遍擔心各國實施的取消出行和大型活動等應急措施,會令全球經濟陷入衰退。這類恐慌心理傳導到聚乙烯市場,導致業內人士操作謹慎,對后期預期悲觀,下游隨需隨購,剛需為主操作。
對終端消費即下游復工的影響
以農膜行業為例,由于國內疫情防控得當,在政府鼓勵及幫助下,企業復工復產明顯好轉。截止發稿,全國農膜整體開機率在40%左右,較去年同期偏低,隨著國內疫情狀況有所改善,各地區農膜企業基本恢復正常生產,棚膜需求偏弱,棚膜設備開工較低;地膜需求旺季,地膜企業設備開工能達到6-9成不等,但仍有個別地區企業受疫情影響嚴重,工人不足,開工難以達到滿負荷運轉。考慮到全球疫情蔓延,新增定單延遲,預計終端復工全面好轉尚需時日。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3個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聚焦改善消費環境、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提升消費領域治理水平,提出19條政策舉措。在疫情防控出現積極向好態勢、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恢復的背景下,意見釋放了鼓勵和促進消費的積極信號,有利于為盡快恢復“生產-流通-消費”的社會大生產循環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培育“智能+”等新型消費和消費新增長點。
最后,全球疫情對聚乙烯后續價格的影響,隨著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蔓延發展,對全球經濟形成拖累,對金融市場造成負面情緒影響,無論從需求面還是消息面,都會對價格形成壓制作用,預計聚乙烯后續價格仍面臨下跌風險,建議謹慎操作,規避風險。
上一篇: 誰來拯救崩盤的油價?
下一篇: 疫情下,PVC市場如何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