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塑令之下,可降解材料需求快速增長,產業化進程有望加速!
據IEA統計,在過去五年中有60多個國家實行對一次性塑料實施禁令或征稅。而美國、歐盟和中國在實行多年限塑令后終于升級成禁塑令。
1)“限塑令”升級為“禁塑令”,政策趨嚴減少一次性塑料使用
2020年國家《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2021年1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不可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全國范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可降解塑料因環保和使用體驗度高成為替代一次性塑料的首選,“碳達峰、碳中和”要求下,可實現碳循環平衡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如聚乳酸PLA等有望得到大力發展。
安信證券:禁塑令之下,可降解材料需求快速增長,產業化進程有望加速
2)可降解塑料可有效替代一次性塑料,市場需求廣闊
通過測算可降解塑料在快遞包裝、一次性餐具、購物塑料袋、農膜領域中對一次性塑料的替代水平,估算到2025年我國可降解塑料的市場需求量有望達到260萬噸,市場規模有望超過500億元。而目前全球產能僅約100萬噸,尚處于產業初期,我國有效產能不足40萬噸。石油基的PBAT/PBS和生物基的PLA技術成熟度較高于其他品種且性能互補,有望得以優先發展,目前全球格局寡頭壟斷,據CNKI,我國遠期規劃產能超過250萬噸。
3)PLA和PBAT/PBS是產能優先布局的基礎品種
PBAT和PLC是最直接便利的可降解材料替代方案,全球處于寡頭壟斷的格局,目前技術已經比較成熟,產能將逐步擴大。PPC等功能型添加材料也將逐步投入研發生產力度,不斷完善可降解塑料的性能。
PBAT/PBS的擴產門檻在于原料BDO新增產能受制于電石緊缺;PLA的技術壁壘在于中間產物丙交酯的提純,目前全球僅有少數企業有此技術,處于較為高端的產業化賽道
上一篇: 7月13日ABS市場早間提示
下一篇: 利空因素仍然存在 周一原油收盤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