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網站近日報道,近期,德爾塔毒株變異病毒在東南亞的新一輪爆發,使該地區的制造業陷入癱瘓,擾亂了橡膠手套、半導體和運動型汽車(SUV)等商品的全球供應,并威脅著這個產值達3萬億美元地區的復蘇。
報道稱,近期在東南亞地區進行的一系列工廠調查顯示,大多數東南亞經濟體的商業活動在7月大幅下降,這與東北亞和歐美經濟體更具彈性的制造業形成了鮮明對比,后者的商業增長雖然放緩,但仍處于擴張狀態。
目前,東南亞地區6億人的疫苗接種工作進展緩慢,令疫情在該地區造成的經濟中斷更加惡化。各國政府一直在努力爭取疫苗,并實施了代價高昂的封鎖,使得許多工廠沒有工人。
英國匯豐銀行的經濟學家警告說,印尼、越南、菲律賓和泰國的低接種率,以及疫苗效力的不確定性,使這些國家的經濟面臨風險。
“這意味著這些國家的民眾不僅容易受到當前疫情的影響,也容易受到未來可能出現的變異病毒的影響,”匯豐銀行說,“充滿不確定的限制措施可能會繼續下去,對近期的增長前景造成壓力。”
在亞洲第4大汽車出口國和全球主要汽車品牌的生產基地泰國,由于疫情造成的零部件短缺,豐田汽車在7月暫停了其在當地的3家工廠的生產。
在越南,三星、鴻海和耐克等跨國公司都設有工廠。該國南部的工廠已被迫讓工人晚上隔離在生產車間內。
越南政府統計局近期表示,從7月開始實施嚴格人員流動限制的幾個越南南部城市和省份的工業產出已經急劇下降。
馬來西亞供應全球橡膠手套市場的67%左右。封鎖限制迫使該國許多手套制造商在6月和7月暫停運營。
東南亞生產活動中斷也給其他地方造成不便,德國芯片制造商英飛凌預計,其在馬來西亞工廠的停工將造成數千萬美元的損失,生產放緩將反過來影響英飛凌的汽車業客戶。
分析師警告說,風險不僅僅是對生產造成打擊。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表示,“經濟結構集中”且脆弱的亞太經濟體將受到嚴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