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一個月以前,因為供應過剩,美國還面臨儲油容量將要用盡的危機。但最近出現需求增加的跡象,美國有望避免這種可能導致油價進一步下跌的危機。
本月上旬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西方能源觀察機構國際能源署(IEA)的報告稱,美國原油生產未現減慢跡象,國內原油庫存量創最高記錄,閑置容量可能很快耗盡,這將增添油價的下行壓力。
路透今日報道指出,現在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美國石油市場可以避免上述原油過剩導致“無處儲油”的局面,進而消除油價的一重下行壓力。原因主要有:
1、選擇駕車交通方式的美國消費者意外回升,加之中國對油耗相對較多的SUV需求增多,美國煉油商發現生產燃料回報高,所以踴躍購買原油,增加產量;
2、頁巖油生產商比業內預期時間更早暫停開發新油井。可能最早今年5月,頁巖油產量近幾年持續增長的趨勢就會逆轉。
事實上,市場已經開始體現上述危機有望化解的轉變。美國原油CLc1價格上周走出了每桶42美元的六年來低谷。本周一,今年5月交割的美國原油期貨價格較4月交割期貨的貼水縮小至每桶1.73美元,一周前貼水為每桶2美元。
上述路透報道提到,能源市場分析機構Energy Aspects的首席石油分析師Amrita Sen認為,從全球角度看,市場情緒已經徹底改變,主要原因是,“人們認識到,需求實際上沒那么糟,其實需求的強勁勢頭顯而易見。”
報道還提到,上周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美國面臨結構性問題,但2015年不可能出現(儲油)拐點。”一年前這些分析師預計,到今年5月,美國會達到1.15億桶的儲油巔峰。現在他們預計,雖然美國儲油量還可能創新高,但遠未達到最大儲能。
昨日,因傳出伊朗核問題談判取得進展的消息,市場將其視為油價的利空,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期貨價格雙雙收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