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聚碳酸酯行業發展峰會暨二屆二次理事會舉行。會上就我國聚碳酸酯產業鏈供需錯配的矛盾問題,專家獻計獻策。同時成立了聚碳酸酯循環經濟工作組。
全球最大的聚碳酸酯生產區
據中國合成樹脂協會聚碳酸酯分會統計,從2019年起,國內聚碳酸酯產能激增,年均增長率達到24.7%。截至目前,我國聚碳酸酯產能已達到343萬噸/年,為全球最大的聚碳酸酯生產區。
但從2019年至今,域外新增聚碳酸酯產能鮮有耳聞。預計2023年,國內聚碳酸酯產能過剩量為63萬噸,加上聚碳酸酯凈進口量估計在75萬噸左右,所以,今年國內聚碳酸酯產能的實際過剩量可能達到138萬噸,占到全球過剩產能的81%。
如何解決產能過剩問題
榮盛石化銷售事業部經理祝群偉表示:國內產品同質化是產能過剩的原因之一。“近幾年,隨著產能的激增,聚碳酸酯企業的關注點經歷了從新建產能,到一體化,再到如何消化存量的變化。”因此,聚碳酸酯企業要有序分配產品牌號,實現錯位競爭,使行業各應用領域均衡承壓。對于已有的聚碳酸酯存量,企業可通過加大出口力度等措施進行緩解。祝群偉還提到,企業要努力提升產品品質,尋找產業發展的新熱點。
萬華化學技術服務經理汪國軍提到:光學應用將是聚碳酸酯重要的高端應用領域之一,具有高潔凈度、高透光率等特殊功能的光學級聚碳酸酯,可廣泛應用于車燈面罩、車燈光導、光學鏡片、光學鏡頭等領域。
對于聚碳酸酯企業如何在供需錯配的形勢下尋找新發展機遇,與會嘉賓均表示,要積極開拓產業鏈下游應用場景,實現差異化發展。包括但不限于醫療健康、新能源汽車、綠電儲能、移動儲能等領域。,
與此同時,不少產業鏈下游企業表達了對聚碳酸酯的需求。
廈門石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段慶生提到,醫用塑料是受市場景氣度較小的材料,而聚碳酸酯具有的高透明度、高抗擊性等優點,恰恰能滿足高壓注射器、手術面罩等醫用塑料制品的要求。未來,醫用健康行業對聚碳酸酯的需求會進一步增多。
中國一汽研發總院材料和輕量化研究院主任朱熠和錦湖日麗汽車行業方案經理孟濤均提到,聚碳酸酯在汽車行業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聯想集團研發項目總監朱昀談道,筆電行業對聚碳酸酯材料的需求量會越來越高。
聚碳酸酯循環經濟工作組成立
6月15日,中國合成樹脂協會聚碳酸酯循環經濟工作組在江蘇無錫成立,并發起行業綠色發展宣言。
宣言包括減少行業對原生化石資源的使用,推動企業從源頭開始就采用循環經濟的生態設計理念,積極推進聚碳酸酯的回收與再利用;引導行業勇攀科技高峰,積極開展聚碳酸酯材料綠色回收技術的創新,以提高回收率、規范回收管理和溯源、提升再生聚碳酸酯的品質;積極構建行業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鏈,加強再生塑料的使用推廣與宣傳,建立并完善相關綠色產業政策體系,推動建立相關行業標準。
據悉,該工作組的初創成員有科思創(上海)投資有限公司、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ABIC、盛禧奧聚合物有限公司、北京中石化燕山石化聚碳酸酯有限公司、上海奧塞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寧波堅鋒新材料有限公司7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