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聚乙烯下游制品多是一次性消耗品,消費者差異化偏好,制品應用更是萬般變化,2023年,聚乙烯的生產趨于多元化、定制化,打破傳統兩油格局后,供應體量逐年遞增,市場競爭愈演愈烈,為尋求利潤最大化,立足產業鏈一體化,重點開發更契合自身優勢的需求差異化程度較高的市場,更專業化,在增加自身競爭力的基礎上,尋求進口替代以及增加出口等方式,成為近幾年國內聚乙烯企業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華東地區地方企業投產腳步較快,利用2021年與2022年兩年的時間,地方企業快速擠占市場,其中2021年新增280萬噸產能,2022年新增115萬噸,其占比達到全國產能的42.24%。涉及連云港石化、浙江石化、華泰盛富、海國龍油、魯清石化,依托船運、陸運等運輸方式,輻射山東、江浙滬、福建、湖北等地。隨著產能的快速提升,產業鏈完善,地方企業市場話語權增強。而兩桶油僅華東地區新增鎮海煉化30萬噸HDPE一套裝置,中石化、中石油占比分別在16.55%、21.89%。2023年新增產能目光聚焦至華南地區,廣東石化、海南煉化裝置涉及產能180萬噸,其低壓薄膜、注塑、線型薄膜等產品在福建、廣東、廣西、浙江、上海等地流通,供應量的快速提升疊加需求偏弱基調,市場傳統價格差距已被打破,多以地方流通量的多少決定,但價格普遍偏低。
至2023年6月21日,排除正常檢修影響,聚乙烯日度產量可近8萬噸。供應品類包括低壓薄膜、管材、拉絲、注塑、中空、低壓專用料、高壓薄膜、高壓涂覆、高壓專用料、線型茂金屬、線型專用料、線型薄膜等。專用料領域中涵蓋了電纜、注塑、CPE、雙峰線型等等。
中國作為亞洲市場的主要供應地,也是原料的主要消費地,年需求量在3800萬噸以上,細分需求品類來說,國內需求占比中薄膜品類同樣占據首要地位,超過50%,在55.86%。薄膜領域主要集中在包裝膜和農膜行業。其中,包裝膜領域需求量最大,又以福建、四川、安徽、江蘇等地區需求較為集中。農膜領域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華北地區尤為集中,其次為西南成都、重慶、西北的內蒙、新疆等地。近兩年,由于宏觀政策的影響,一帶一路發展的帶動,市場對于電纜料、涂覆料、滾塑料的需求不斷增加,占比近兩年也在不斷擴大。
企業端也是不斷加大研發力度,就2023年聚乙烯新增牌號來說,其中中石化研發品類較多,主要企業包括天津聯合、上海石化、揚子石化等等。以華東地區為例,上海石化在5萬噸/年的2PE產線上生產GB030D這個料子,對進一步替代進口做出表率作用。隨著國內吹灌封三合一無菌灌裝技術的開發應用,市場對于配套的低密度聚乙烯專用料需求量逐漸增加。由于該產品對熔指、密度、正己烷提取物含量等性能指標要求苛刻,生產難度較大,主要依賴進口。而上海產品的研發,正是針對這一產品的替代,如巴塞爾3020D。接下來該公司將跟進開展該產品的醫用認證,進一步打開產品應用市場。
上一篇: 萬華化學又有兩個項目投產!
下一篇: 檢修高位VS需求淡季,聚乙烯價格區間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