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和珠三角是全國
塑料產業發展最為活躍的區域。完整的產業鏈均已形成,各項(塑料產業)經濟指標無論是絕對值還是增速,引世人矚目。”上海塑料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景芬向本報記者表示,“從省份來看,廣東的塑料制品產量占我國塑料制品總量的1/4,其次是浙江和江蘇。但如果把華東六省一市看作一個整體,其塑料制品產量就要占到全國總量的49.9%,也就是說,接近半壁江山。”
據劉景芬介紹,長三角起步雖晚一點,但起點高,整體優勢明顯,產業鏈也更為完整。華東地區已成為國際
塑料制造業轉移的首選之地。珠三角改革開放之初就有港資和臺資企業投資設廠,技術和管理較為成熟和規范。現在廣東形成了包括國內最大的塑料包裝材料企業、國內最大的高性能改性塑料企業、亞洲最大的塑料飲料瓶和啤酒瓶等在內的一批大型、超大型塑料企業。
臺州20多家知名塑料企業老總曾對廣東
塑料產業進行了一番考察調研,目的就是取經。短短幾天下來,無論從其市場發展程度還是企業管理方面,都讓臺州企業家看到了差距。“廣東(尤其是順德塑料市場)可以說是國內領先的,管理也非常規范,這是我們遠不能及的。”臺州市廣茂塑化有限公司毛兆德說。云峰電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魏嘯回憶道:“每個工廠的車間都井井有條,流水線、地上沒有任何雜物,注塑機車臺上干干凈凈,沒有一點廢料,我相信這一點臺州的企業很少能做到。”
中國雙馬
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彩虹對當地塑料企業的細節管理印象猶為深刻:走進香港人辦的超然薄膜袋廠,粗一看,覺得我們臺州工廠的設備可能更好一些,再仔細觀察,發現他們的流程很嚴格,尤其是檢驗這一關,從油墨印刷開始,有一小點油污就用香蕉水擦得干干凈凈,每個袋子都要用手伸進去檢查看袋底有沒有燙住。正是有這些小小細節,使他們的產品銷往日本。真是有點感嘆,為什么我們達不到這個層次?
臺州市有關部門已經意識到本地企業與國際、國內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據悉,當地政府的規劃是,到2010年,要建成全國有影響的
塑料研發中心、質量檢測中心、模具設計研發中心和制造中心,全面提升塑料制品和模具的檔次,力爭達到世界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