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日起,稅則號22072000任何濃度的改性乙醇關稅上調至30%,成本的增加以及國內乙醇汽油需求不振,致使國內單位對改性乙醇進口需求銳減,2017年改性乙醇總進口量為8697824升約合6871噸,相對于2016年總進口量688745噸來看,無疑巨幅縮水。不過,進入2018年,改性乙醇進口量再度激增。據海關數據顯示,1月份以稅則號22072000進口的改性乙醇總量為91287203升約合72117噸,遠遠超過2017年全年總進口量。然而,正在市場關注改性乙醇進口之時,一則消息轟然而來。
中美雙方政策博弈 加稅消息轟然而來
2018年3月23日,商務部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并征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該清單暫定包含7類、128個稅項產品,其中包括對改性乙醇擬加征15%的關稅。
根據這份商務部發言來看,一旦改性乙醇關稅加征15%,意味著對自美國進口的改性乙醇征收的關稅將高達45%。
通過對2016年改性乙醇進口數據分析來看,據海關數據顯示,2016年改性乙醇總進口量為871829656升約合688745噸。其中,從美國進口的改性乙醇為853260316升約合674075噸,占比高達97.87%。從經濟性、供給量以及可持續性來講,無疑,美國是目前中國改性乙醇進口最大的合作伙伴。同時,美國燃料乙醇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也需要通過出口來實現產業平穩發展。
乙醇汽油全國推廣 供給能力備受疑慮
進口改性乙醇的主要需求源,來自于制取燃料乙醇進而調和形成乙醇汽油。尤其是,隨著2017年9月13日,《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發布,要求到2020年,全國范圍將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的關注度與日俱增,屆時燃料乙醇供給能力是否可以滿足全國所需同樣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所在。
2017年我國汽油表觀消費量約為1.22億噸,若按照10%的燃料乙醇添加比例,未來一旦在全國逐步實現封閉使用乙醇汽油,理論上,2020年燃料乙醇消費量將達到1200萬噸左右。而2017年燃料乙醇年產量僅為260萬噸左右,也就是說燃料乙醇供給量存在巨大的缺口。
目前國家對燃料乙醇的政策引導并沒有進一步明朗,統籌規劃及實施細則仍有待商榷。不過,我們不妨大膽假設一下,到2020年針對燃料乙醇供應不足的情況,解決方式或有以下幾種可能。第一,不再僅限于規定使用生物質燃料乙醇,而是把部分煤制燃料乙醇產能有機結合起來;第二,進一步擴增燃料乙醇定點企業,有效利用生物質燃料乙醇產能;第三,將進口改性乙醇作為必要補充,靈活調配不同區域的供給渠道;第四,允許局部地區在使用乙醇汽油的同時延續普通汽油的使用,減少市場對燃料乙醇的需求量。
當然,以上四種可能僅僅是猜想,政策導向如何演變仍需進一步觀察。目前來看,部分國內單位已然將目光投注到進口改性乙醇之上。不過,自美國進口變性乙醇擬加征15%的關稅,又使得市場疑慮叢生。據金聯創了解,一旦加征15%的關稅,那么將明顯增加從美國進口改性乙醇成本,進口套利空間基本關閉。缺少利潤驅使,國內單位對從美國進口改性乙醇的熱情將大幅消退。當然,目前只是征求公眾意見對自美進口的改性乙醇關稅擬加征15%,后期能否落實仍有待關注。
上一篇: 聚丙烯市場陷入困窘狀態?
下一篇: PE聚乙烯行情每日聚焦(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