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米城訊】
成本支撐力度增強
OPEC成員國計劃于11月27日在維也納舉行會議,商討抵制減產的相關事宜。目前,對于原油價格,OPEC是關鍵。OPEC成員國利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呼吁采取行動,防止油價進一步下滑。安哥拉石油部副部長表示,目前OPEC尚未就減產達成一致。彭博新聞社收集的數據顯示,10月,OPEC石油日產量為3097.4萬桶。這一產量高于2012年1月設定的日總產量3000萬桶的目標。不過,整體來看,產量劇增的趨勢已經有所回穩。
與此同時,冬季北半球進入寒冬,取暖用油需求增加,對于原油價格企穩也是利多因素。預計原油價格下跌空間不大,在75美元/桶附近將會企穩反彈。
另外,國內乙烯價格主要參考進口乙烯價格。統計數據顯示,CFR東南亞與東北亞乙烯價格與國內LLDPE現貨價格呈高度正相關。截至11月10日,國際乙烯報價CFR東北亞報1260美元/噸,CFR東南亞報1260美元/噸,西北歐CIF報1190美元/噸。乙烯價格堅挺,對塑料具有成本支撐作用。
有效供應很難取得質的飛躍
煤制烯烴項目前景不確定。我國正在加大對煤化工尤其是煤制烯烴項目的投資,但同時項目的環保問題也已顯現。煤制烯烴的潛在效益是存在的,其自身的缺陷也不容忽視。在APEC峰會上,習近平強調環保的重要性,這對煤制烯烴的未來將產生制約。
據ICIS中國公司分析,煤制烯烴項目的耗水量遠高于石腦油制烯烴,而我國大部分煤制烯烴項目都建設在水源供應緊張的北部或西北部地區,因此煤制烯烴項目面臨普遍反對的聲音。同時,煤炭行業一直在面對事故頻發帶來的社會譴責。對煤礦安全及煤化工生產方面的任何技術或設備改進都需要投資,無疑會影響煤制烯烴項目的經濟效益。
另外,還有污染問題。煤化工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是無法避免的。業內人士稱,煤化工裝置產量越高,排放污染物就越多。因此,那種認為煤制烯烴會完全取代石化烯烴,進而使得烯烴成本會大幅下降的想法過于理想化了。
面對上述一系列問題,煤制烯烴項目雖然是制烯烴的一個重要方向,但產生的問題也不可回避,未來只有重新找到更加便利的、低污染的、低能耗的技術方案,才能更有效地推進煤制烯烴的落實。
在目前的環境下,塑料供應劇增的預期也將落空,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塑料的有效供應很難取得質的飛躍。
下半年PE產能增速放緩。前期停產檢修的裝置大部分已經開機,這一信號可以從7月以來的持續跌勢中體現。但是,隨著PE 產能的穩定,停機檢修的效應將得到消化。后期,恢復生產的裝置,其產能相對于整個行業的產能,比重已經不大,產能的繼續擴大對價格的打壓作用將減弱。
PE開工率回升幅度有限。受價格持續下跌影響,PE開工率也在下滑,只有塑料的主要需求區華南地區維持高位,其他地區均出現一定幅度的下跌。不過,據隆眾監測顯示,近期聚乙烯石化裝置整體開工率在80%,較前期有所上升。其中,華東及華北地區開工率在80%,華南地區在90%,華中地區的開工率維持在60%以上。
開工率的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是對于四季度備貨高峰的預期。不過,開工率回升的幅度有限,只能滿足四季度應有的需求,而對于積壓的需求,難以滿足,這是四季度價格回升的主要動力。
后市需求向好
PE表觀消費呈剛性。截至9月底,全國PE表觀消費累計為1424.48萬噸,僅較去年同期的1447.83萬噸下降23.35萬噸。盡管價格持續走低,但消費量并沒有太大變化,很大程度上與需求方的觀望有關。不過,從7月就開始觀望的貿易商,目前存貨已經不多,四季度已經過去一半,再加上現在的價格已經處于低位,短期內,貿易商快速進入市場的可能性很大。屆時,需求的放量將會抬升價格。
農用薄膜產量由降轉升。今年以來,農用薄膜總產量呈兩頭高、中間低走勢。產量在3月達到20.25萬噸的高峰后,開始逐月下滑,7月下滑至16.48萬噸,但這過程中,9月的產量有較大回升,為18.99萬噸。從銷售形勢看,農用薄膜需求保持增長態勢。今年二季度全國農用薄膜銷量105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38.3%。四季度是農用薄膜的需求旺季。另外,現階段的價格已經處于年內最低位,交易商的備貨意愿增強。隨著備貨意愿的釋放,價格也將隨之上漲。
下一篇: 歐盟擬立法減少塑料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