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為中國國家固體廢物管理的新舉措,香港地區的廢舊紙張有望作為固體廢棄物,進入中國大陸地區,作為可再生資源回收處理。
截至2018年10月22日,中國環保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共計發布了22批廢紙進口名單,總核定量接近1800萬噸,77家造紙本企業獲得廢紙進口資格。而實際上存在廢紙需求的企業遠不止77家,國內大部分造紙企業的廢紙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如果新舉措得到實施,將每年進口約120-130噸廢紙。截至2021年,所以固廢將限制進口,境外廢棄物仍然得到限制,中國也將探索推行新的管理制度,增加廢紙回收率,提高回收質量。
自從內地推出限廢令和收緊進口外地廢紙,香港回收商因無法取得內地進口批文,令廢紙無出路滯港,香港面臨較大的廢紙回收壓力。由出口商組成的香港環保廢紙再造業總會,也反映了相關問題。2017年底,稱有兩間大型內地紙廠未獲批文,但單是廣東省約有18間造紙廠,目前采購量完全可吸納香港所有廢紙。
香港每月整體約出口8萬噸廢紙,每日約2,600噸,若持續無法出口至內地,業界料只能把其中3萬噸轉為出口至東南亞市場,換言之每月約有5萬噸廢紙可能被迫運至堆填區。到了2018年,香港廢紙滯留情況更加嚴重。從農歷新年前,就由于內地廢紙進口配額用完,香港廢紙回收業宣布提前“收爐”,導致香港積聚大批廢紙無人收,情況較以往嚴重。
隨著內地新的廢紙回收政策在2018年3月起全面實行,正月十五過后,香港市面廢紙回收價將由每噸900元,大幅下跌22%至700元,前線回收價由每公斤六至七毫,跌至三至五毫。賣紙人士眼見利潤不再,停止執拾紙皮。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稱,“收緊禁止進口廢塑料、未經分揀的廢紙……等24類固體廢物,估計本港業界現時持觀望態度,本地廢紙回收價勢會相應調整。”他擔憂,若廢紙回收市價跌穿每公斤五毫時, “廢紙圍城”危機或再現,亦加重堆填區負擔。
全港每月出口約7至8萬噸廢紙,近9成運往內地,內地是香港最大廢紙出口市場,香港環保署數字顯示,2015年香港85.7萬公噸廢紙出口到內地,占整體95.6%。隨著廢紙禁令,國家對香港轉運大陸地區廢紙的限制,合豐集團以及業內其他企業如玖龍紙業、山鷹紙業等大型紙廠,都開始海外布局,計劃于中國境外生產紙業,繼而進口紙漿至中國用于集團的制造。
在此情勢下,國家將出臺措施,香港特別行政區廢紙將獲準進口中國大陸。預計將有助于香港改變目前廢紙囤積的困局。
上一篇: 5月HDPE管材產量激增 價格創歷史新低
下一篇: 【PE早報】每日聚焦(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