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其最新預測中稱,世界經濟今年可能遭遇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糟糕的一年。
IMF在其《2020年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正在全球范圍內造成高昂且不斷上升的人力成本。由于疫情影響,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大幅萎縮3%,比2008-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嚴重得多?!?/span>
就在3個月前,IMF還曾預測,將有160多個國家實現人均收入增長?,F在,它預計今年170個國家的人均收入將出現負增長。
IMF經濟顧問Gita Gopinath在最新報告的前言中說:“自從我們上次更新全球經濟展望以來的3個月里,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在之前的經濟政策討論中,曾有人提出過病毒流行的可能性,但我們中沒有一個人對實際情況和對經濟的影響有真正的認識?!?/span>
根據對加拿大經濟前景的預測,該國經濟今年將收縮6.2%,2021年將增長4.2%。
Gopinath繼續說:“今年全球經濟極有可能經歷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超過10年前全球金融危機時的水平。”
IMF表示,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出現部分復蘇,增長率將高于趨勢,但GDP水平仍將低于病毒前的趨勢,反彈力度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IMF說:“甚至可能出現更糟糕的結果。如果疫情和遏制措施持續時間更長,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受到的打擊更為嚴重,緊縮的金融狀況持續存在,或者如果由于企業關閉和失業率延長而出現廣泛的創傷效應,這將讓一切變得更糟糕?!?/span>
在一個假設疫情在2020年下半年消退、遏制措施可以逐步解除的基本情景中,隨著經濟活動在政策支持的幫助下正?;?,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5.8%。IMF說:“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存在極端不確定性。經濟后果取決于難以預測的相互作用因素,包括病毒的傳播途徑、遏制措施的強度和效力、供應中斷的程度、全球金融市場狀況急劇收緊的影響、支出模式的轉變、人們生活行為變化(如人們避開購物中心和公共交通工具)、信心效應和波動的大宗商品價格?!?/span>
根據IMF的說法,經濟政策還需要緩解經濟活動下降對個人、企業和金融體系的影響;減少不可避免的嚴重放緩所造成的持續性的創傷效應;并確保一旦流行病消退,經濟復蘇能夠迅速開始。報告說:“由于經濟衰退反映了特定行業的特別嚴重沖擊,決策者將需要實施實質性的有針對性的財政、貨幣和金融市場措施,以支持受影響的家庭和企業。這些行動將有助于在整個停產期間維持經濟關系,并對一旦疫情減弱和遏制措施解除,使活動逐步正常化至關重要?!?/span>
IMF說,到目前為止,在許多發達經濟體,如澳大利亞、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西班牙、英國和美國,受影響國家的財政反應是迅速和大規模的。“許多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如中國、印度尼西亞,南非也開始向受到嚴重影響的行業和工人提供或宣布重大財政支持,”IMF說,“如果經濟活動的停滯持續下去,或者由于取消限制而導致的經濟活動回升太弱,那么財政措施將需要加大力度?!?/span>
IMF指出,在抗擊這一流行病及其影響方面面臨資金限制的經濟體可能需要外部支持。報告稱:“基礎廣泛的財政刺激措施可以先發制人,防止信心大幅下降,提振總需求,避免經濟進一步下滑。但一旦疫情消退,人們能夠自由行動,這種方法很可能會更加有效?!?/span>
上一篇: 減廢、減排 諾信EFD推可再生資源的聚乙烯點膠配件
下一篇: 延安能化產出聚丙烯薄壁注塑料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