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全球金融風險資產價格大幅波動,國際油價一度陷入暴跌,供需失衡導致的庫存高企、“儲油難”、上下游承壓等多重困難令國際油市倍感壓力。對于2021年油價走勢,機構對石油市場普遍存在看漲情緒,但仍然警示市場面臨的不確定性仍將加劇。
疫情沖擊下油價史上首現負值
新冠疫情令世界經濟陷入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影響超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新冠疫情是一次特殊危機,它給生產端和需求端都帶來深刻影響,其沖擊是全方位的。”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經濟學教授豪爾赫·馬奇尼說。
今年3月,由于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產油國未能就3月底以后的原油限產政策達成新的協議,世界頭號石油出口國沙特宣布自4月份大幅下調官方石油售價并提高產量。原油“價格戰”就此打響。國際油價因此出現恐慌性暴跌,3月9日創下自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投資者避險需求急劇上漲,帶動全球股市、匯市、債市等金融市場掀起巨浪。
經過多輪談判,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最終在今年4月達成歷史性減產協議。根據協議,5月至6月的原油減產規模為日均970萬桶,7月至年底為日均770萬桶,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為日均580萬桶。市場普遍認為減產額度并不足以彌補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石油需求量大幅下滑。
此后,庫存高企讓各產油國“油滿為患”。隨著儲油空間趨于飽和,原油價格繼續下探,行業巨變不斷來襲。在全球石油需求萎靡、庫存高企、儲油能力不足及市場投機行為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在4月20日的交易中出現暴跌,歷史上首次跌至負值,收盤價跌至每桶-37.63美元。
2020年下半年,隨著國際原油市場供應端收緊,全球部分國家適度“解封”,開始復工復產,原油需求出現回暖,市場供需趨向再平衡,支撐國際油價緩步上揚,連續刷新今年3月以來的新高。
2021年油市不確定性仍存
在經歷持續一年的價格低迷、行業頹勢和劇烈波動后,2021年市場如何展望預測國際油價的走勢?市場看漲情緒濃郁,但仍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
美國能源信息局(EIA)12月發布的最新《短期能源展望》(STEO)預計,到2021年,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將達到49美元/桶,高于2020年第四季度43美元/桶的平均價格,預計2021年一季度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為47美元/桶,到第四季度將升至50美元/桶。
對明年油價將上漲的預測反映出EIA的期望,“盡管庫存將保持高位,但隨著全球石油需求的增加和OPEC成員國原油產量的下降,庫存有望出現下降”,EIA認為全球石油庫存水平高和原油產能過剩將成為2021年限制油價上漲的主要壓力。
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商之一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也對油價回升表示樂觀。沙特阿美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阿明·納賽爾近日在一次活動中表示,預計油價在2021年下半年反彈,并指出全球已有一些國家的經濟和需求顯現出復蘇。
總部位于倫敦的能源行業分析機構CMarkits首席執行官優素福·沙馬里(YOUSEF ALSHAMMARI)撰文認為,隨著全球范圍內啟動疫苗接種工作,不少貿易商預計明年的石油需求將增加,石油市場普遍存在看漲情緒。
供應端方面,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部長級會議12月初進行,決定從明年1月起日均增產50萬桶,明年將每月舉行會議,評估市場狀況并決定下一個月的產量調整規模,且每月調整幅度不超過日均50萬桶。
埃及石油總公司前董事長、國際能源專家邁扎特·優素福(Medhat Youssef)在開羅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2020年是原油市場動蕩的一年,油價在春季跌至低點,之后幾個月的供過于求導致儲油成本飆升,許多小型生產公司破產。2021年全球對新冠疫情的控制將對油市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近期多個歐洲國家報告新冠病例的增加,不少城市再次啟動“封城”,或將在2021年一季度給石油市場帶來負面陰影,但隨著新冠疫苗研發進展為控制疫情帶來曙光,全球石油需求或將在2021年二季度恢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