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周四),美國大量出口導致庫存下降,全球協同放儲可能性較小,同時OPEC增產緩慢,原油期價收盤跌后反彈。
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WTI 12月原油即期合約收盤上漲0.65美元,至79.01美元/桶,漲幅為0.83%。
洲際交易所布倫特1月原油即期合約收盤上漲0.96美元,至81.24美元/桶,漲幅為1.18%。
上海原油價格夜盤下跌,主力期約SC2201以499.5元/桶收盤,下跌0.6元/桶,跌幅為0.12%。
消息面相關:
11月18日,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最新報告稱,美國原油庫存上周意外下降,截至11月12日當周,原油庫存減少210.1萬桶,分析師此前預期為增加120萬桶。煉廠在冬季取暖季節前增加產量,燃料價格上升也提高了煉廠的利潤率。煉廠開始加工更多原油,出口量也增加,這表明對美國石油的需求普遍強勁。盡管美國連續兩周從其戰略儲備中釋放了300多萬桶原油,因拜登政府尋求降低整體燃料成本,但原油庫存仍減少。
11月18日,自10月底以來,拜登一直威脅要釋放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并下令調查美國石油行業的價格欺詐行為,還敦促全球其他石油消費國采取行動。美國政府甚至考慮實施出口管制。
11月18日,白宮新聞秘書珍·普薩基:在伊核談判之前,沒有改變對伊朗制裁方式的打算;已經與一系列國家就石油問題進行了討論。
11月18日,巴西國家石油公司計劃在2022-2026年將資本支出增加至600億至700億美元,重點發展勘探開發和鹽下儲層領域。
11月18日,Vortexa分析師David Wech在報告中寫道,如果石油需求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并且產油國不增加油田數量,那么OPEC+的閑置石油產能可能在未來12個月內耗盡。目前的閑置產能 “充其量”是每天300萬桶/日,沙特的閑置產能多達200萬桶/日,其余在俄羅斯和阿聯酋;OPEC+一直在提高產量和出口,導致閑置產能下降。
11月18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德國沒有施行全國性新冠疫情封鎖措施。全球石油行業對2021年需求激增反應遲緩,導致全球能源成本和通脹壓力飆升。隨著經濟復蘇以及公路、鐵路和航空旅行的恢復,全球石油需求已回升至接近疫情前的水平。
11月18日,美國已請求東京當局合作應對油價上漲,但他無法確認該請求是否包括協調釋放庫存。這位官員說,根據法律,日本不能釋放油儲來降低價格。美國已要求首爾當局釋放部分石油儲備,“我們正在徹底審查美國的要求,但是我們不會因為油價上漲而釋放石油儲備。我們可以在供求失衡的情況下釋放石油儲備,但不是為了應對油價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