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4月22日)本周美油價格勢將回落下跌。國際機構下調今年全球原油需求預期,美聯(lián)儲大幅度加息預期升溫,以及全球抗疫依然面臨嚴峻考驗,打壓原油需求前景。不過,歐洲禁運俄羅斯原油,歐佩克沒有進一步增產跡象,始終支持油價。諸多機構仍然看好油價后市前景。
國際機構下調今年全球原油需求預期,不利于油價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本周公布了未來經濟增速的最新展望。全球:將2022 年經濟增速預測從4.4%降到3.6%,將2023 年從3.8%降到3.6%,美國:將2022 年從4.0%降到3.7%,將2023 年預測從2.6%降到2.3%,亞洲新興和發(fā)展中經濟體:將2022 年從5.9%降到5.4%,將2023 年從5.8%降到5.6%,俄羅斯:將2023 年從增長2.1%降到萎縮2.3%。
IMF稱,我們將全球原油需求增速/全球GDP 增速定義為“全球原油需求/GDP 彈性系數(shù)”,2000-2019 年期間彈性系數(shù)在0.25-0.90 之間,這20 年平均值為0.52,2020 年由于疫情對交通領域沖擊過大,彈性系數(shù)高達2.38,2021 年隨著交通、化工等領域用油持續(xù)修復,彈性系數(shù)降低至0.96。
IMF指出,考慮到2022 年處于疫情后修復階段,我們預計彈性系數(shù)將進一步降低至0.7 左右,根據(jù)對IMF 對全球2022 年經濟增速預測從4.4%降至3.6%,我們預計2022 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將從3.08%下滑至2.52%,對應2022 年原油需求增量為250 萬桶/日,下調了60 萬桶/日。
石油輸出國組織下調了對今年全球原油需求的預期,主要原因是俄烏沖突產生的不利影響。
歐佩克12日發(fā)布的原油市場月度報告預計,今年全球原油需求為1.005億桶/日,與之前的預計相比下調了40萬桶/日。歐佩克把2022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從一個月前的4.2%下調至3.9%,并認為還可能進一步下調,這一下調考慮到了俄烏沖突和疫情的影響。第三方數(shù)據(jù)顯示,3月份歐佩克13個成員國日均產量增加了5.7萬桶,達到2856萬桶/日。
歐佩克還預計,今年非歐佩克產油國的原油產量為6626萬桶/日,與之前的預測相比下調了30萬桶/日。其中,俄羅斯的原油產量預計將下滑50萬桶/日至1120萬桶/日。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3月31日決定今年5月維持原定適度增產計劃,將5月的月度總產量上調43.2萬桶/日。
美聯(lián)儲鮑威爾本周再度釋放鷹派基調,支持美元并給油價帶來下行壓力
美聯(lián)儲主席鮑威爾周四表示,美聯(lián)儲可能在下個月的政策會議上將聯(lián)邦基金利率上調50個基點,并表示此后可能還需實施類似加息。
鮑威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主辦的一個小組討論會上說道,在我看來,加快加息步伐是合適的,加息50個基點是5月會議上的討論選項之一。
美聯(lián)儲將在5月3-4日舉行下次議息會議。這是鮑威爾在該會議前的最后一次公開露面。鮑威爾說道,市場正在消化我們看到的信息。基本而言,他們的反應是適當?shù)模也幌胫С秩魏翁貏e的市場定價。
經濟學理論認為,提高工資會引起商品價格上漲,而價格上漲又迫使工人要求提高工資,這又會引起商品價格的上漲。這一過程不斷出現(xiàn),循環(huán)不已,就形成工資與物價螺旋式的通貨膨脹。
美聯(lián)儲正試圖讓美國經濟實現(xiàn)軟著陸。在這種情況下,美聯(lián)儲讓經濟放緩增長以降低通脹,但又不會過于激進以至于讓經濟陷入衰退。
鮑威爾稱,我們的目標是動用工具,讓需求和供應恢復同步,這樣通脹就會下降,而且不至于引發(fā)衰退,這不會是一件容易或簡單的事,相反它將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但我們將竭盡全力實現(xiàn)該目標。美聯(lián)儲最關注的是降低通脹率,沒有價格穩(wěn)定,經濟就無法運轉。
為對抗通脹,美聯(lián)儲在3月實施了2018年12月以來的首次加息,將聯(lián)邦基金利率目標區(qū)間從近零水平上調25個基點至0.25%-0.5%。決策者們預計,今年還將實施一系列加息,使聯(lián)邦基金利率到年底時升至接近2%的水平。
鮑威爾還在這之后的一次講話中暗示,美聯(lián)儲可能在5月政策會議上一次性加息50個基點,并在會后縮減其資產負債表。自那以來,多名美國聯(lián)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成員發(fā)表講話,支持這一觀點。
比如,包括美聯(lián)儲官員布雷納德在內的多名決策者先后表示,希望美聯(lián)儲迅速將利率提高至一個更中性水平,不再為經濟提供更多刺激。布雷納德目前正在等待參議院確認,出任美聯(lián)儲副主席。紐約聯(lián)儲主席威廉姆斯上周也表示,5月加息50個基點是“非常合理的選擇”。
全球抗疫依然面臨嚴峻考驗,不利于原油需求打壓油價
面對近期美歐等眾多國家和地區(qū)逐漸放松甚至撤銷防疫措施,世衛(wèi)組織再次向全球發(fā)出警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遠遠沒有結束,現(xiàn)在不是放寬防控措施的時候。專家分析認為,由于傳播能力更強的新冠病毒變種肆虐,加之部分國家過早放松防疫措施,疫情未來的走勢仍然充滿不確定性。
隨著出現(xiàn)傳染性更強的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株BA.2,英法德等許多歐洲國家的確診人數(shù)正在迅速攀升。在過去兩年里,歐洲暴發(fā)一輪疫情浪潮后,幾周內美國也必定出現(xiàn)類似的疫情浪潮。報道采訪的10名傳染病學家都認為,導致歐洲疫情再度暴發(fā)的很多因素在美國也存在,只是不清楚美國下一波疫情何時到來。
分析指出,全球抗疫已步入第三個年頭。總體來看,在疫苗與特效藥等的幫助下,全球疫情將逐漸趨緩,但仍面臨嚴峻挑戰(zhàn)。現(xiàn)階段疫情呈現(xiàn)如下新特點:一是疫情危害創(chuàng)新高,持續(xù)時間之長、危害之大、疫情“綜合征”之多,不亞于一場世界大戰(zhàn);二是世界多國疫情反彈,此起彼伏、反復無常;三是無癥狀感染者占比偏高,病毒的隱蔽性與防控難度增大。
世衛(wèi)組織衛(wèi)生緊急項目技術負責人瑪麗亞?范克爾克霍夫稱,近期全球確診病例激增背后存在多重因素,一是高傳染性的奧密克戎毒株仍在廣泛傳播。目前奧密克戎已經發(fā)現(xiàn)BA.1、BA.2等亞型,其中BA.2是迄今為止傳播力最強的毒株;二是一些國家已取消多數(shù)甚至是所有防疫限制措施;三是全球新冠疫苗分配仍然極不均衡,許多地方的疫苗覆蓋率不夠高;四是有關疫情的錯誤信息泛濫。范克爾克霍夫說:這些錯誤信息包括奧密克戎致病率較輕微、疫情大流行即將結束等,這些錯誤信息造成了很多混亂。
另據(jù)報道,截至2022年3月底,全球共施打110多億劑新冠疫苗。但全球約36%的人口尚未接種第一劑。對此,分析表示,新冠疫苗雖然效果明顯,但全球“疫苗鴻溝”亟待彌合。美西方發(fā)達國家自私自利、全球治理赤字突出等問題導致疫苗分配嚴重失衡,不少發(fā)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地區(qū)仍然嚴重缺乏疫苗。
歐洲將宣布禁運俄羅斯原油,長期利多油價
據(jù)報道,歐盟將在本周末的法國大選后,宣布對俄羅斯石油實行全面禁運。報道同時稱,之后歐盟天然氣價格將飆升。
法國財政部長勒梅爾表示,正在歐盟層面推動對俄羅斯石油禁運,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希望采取這樣的舉措。我希望在未來幾周內,我們將說服我們的歐洲伙伴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歐盟委員會正在努力加快替代能源的供應,以試圖降低禁止俄羅斯石油的成本,并說服德國和其他不情愿的歐盟國家接受這項措施。
俄烏沖突爆發(fā)以后,西方實施了一系列對俄制裁,推動國際油價大漲。如果制裁再進一步,歐盟決心立刻對俄羅斯的原油實施禁令,那么歐洲勢必要做好承受更多痛苦的準備,屆時歐洲消費者受到的傷害,要超過俄羅斯能源生產商的受傷。
盡管西方政府明確地想要打擊俄羅斯的能源生產,但迄今為止,俄羅斯石油的裝載量出人意料地強勁,這令俄羅斯的經常賬戶余額處于歷史最高水平。
分析師表示,紐約港汽油供應下降。隨著許多國家繼續(xù)避開俄羅斯石油產品進口,對歐洲供應的競爭有所加劇,加上紐約港當?shù)責捰湍芰Σ蛔悖摰貐^(qū)的燃料市場將繼續(xù)吃緊。
摩根大通警告稱,立即全面禁運俄羅斯石油可能會造成每天超過400萬桶的供應缺口,這將推動布倫特原油價格上漲約65%,達到每桶185美元。該行分析師表示,也沒有足夠的需求或時間將這些原油的重新定向到印度。
分析師說,在大約四個月內逐步淘汰俄羅斯石油,類似于針對俄羅斯煤炭供應的做法,可能會獲得成功而不會顯著影響價格。該行預測的主要情境要保守得多,估計俄羅斯對歐洲的供應降幅只有一半,到年底時的日供應量減少幅度約210萬桶。
歐佩克+沒有進一步增產的跡象,長期支持油價
自烏克蘭戰(zhàn)爭開始以來,歐佩克和歐佩克+組織一直沒有對入侵事件發(fā)表公開評論,他們只是說,目前市場是由地緣政治事件或東歐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主導的,而不是由基本面因素主導。根據(jù)克里姆林宮的一份聲明,沙特和俄羅斯領導人在上周六的電話會議上對沙特和俄羅斯在歐佩克+集團中的合作給予了積極評價。
沙特方面說,沙特王儲曾接到普京的一個電話,就兩國之間的雙邊關系以及加強在各個領域的合作以實現(xiàn)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利益進行了討論。沙特報道稱:就王儲而言,他聲稱沙特王國支持通過政治途徑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努力,以實現(xiàn)安全與穩(wěn)定。
盡管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全球石油和能源市場出現(xiàn)動蕩,但歐佩克+公開表達了統(tǒng)一的立場,重申目前推動油價上漲的不是基本面因素。盡管許多石油消費國呼吁超過計劃進行增產,但該聯(lián)盟仍堅持去年夏天達成的每月增產40萬桶/天的協(xié)議。一些人認為,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歐佩克+內部的會議將會很困難,但歐佩克+打破了這種預期。相反,自2月底以來歐佩克+已經舉行了最短的兩次會議,而且沒有在任何公開聲明中提到烏克蘭。
歐佩克,以及延伸的歐佩克+,在政策上避開了政治聲明和相關事宜。即便是在其創(chuàng)始成員國伊拉克和伊朗在上世紀80年代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時,歐佩克也沒有解體。
歐佩克+下一次會議定于5月5日舉行,以決定6月份的產量水平。有人擔心亞洲的疫情封鎖會導致需求立即下降,歐佩克+已經好幾個月沒有達到其配額了,歐佩克3月石油日產量較2月僅增加5.7萬桶,因為非洲成員國努力增產原油部分抵消了中東核心成員國增產的影響。
諸多機構分析認為油價短期有望延續(xù)調整
國泰君安期貨研報指出,原油或延續(xù)弱勢
此前曾闡述,市場當前多空對于油價分歧的核心在于短期是否需要先釋放流動性快速收緊的利空,一旦市場對俄烏沖突短期升級的預期被證偽,盤面則很有可能復制2021年11月的走勢釋放流動性收緊下的下行壓力。這種回調一旦觸發(fā),很有可能迅速降低通脹預期,并在美聯(lián)儲激進縮表態(tài)度并未轉變之時促成實際利率的進一步走強,強化油價的下行驅動。因此,在近日這一系統(tǒng)性回調風險初步釋放后,4月剩余交易日依舊需警惕這種下行驅動的形成,油價短線或仍有下跌空間(最弱情況下Brent或考驗90美元/桶,SC考驗600元/桶)。
當然,客觀而言當前原油市場供應依舊緊缺,海外天然氣價格高企、柴油裂解高位就是最好的印證。我們也不認為整個二季度油價均價會出現(xiàn)大幅回落,低庫存、低供應下大概率保持在高位,在二季度的大部分時間里也依舊需要長期防范油價的上行風險。如果油價在4月剩余交易日里如期出現(xiàn)階段性回調,趨勢策略上看則將是二季度逢低多單邊、月間正套的好機會
國投安信期貨研報指出:原油逢高布局熊市價差
俄烏沖突以來,我們對于原油系品種的策略主要是與期權工具相結合。近期為避免震蕩行情下買權消耗過多時間價值與移倉成本,策略主要以觀望為主。對于 4 月底 5 月初的時間段來說,歐盟方面表示正在起草分階段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的計劃,最早將在 4 月 24 日法國最后一輪大選投票之后進行談判,普京也在講話中表示要將能源出口轉移到俄羅斯東部和東南部,強調必須開始為向東出口建設基礎設施。在目前歐洲與俄羅斯油氣相互高度依賴的背景下,油氣脫鉤的博弈預計更為長期化及復雜化,預計最終方案中的緩沖時間相對充裕,但也需關注俄烏局勢緊張背景下歐盟出臺極端方案的風險。同時該時間段內俄油實際斷供量將逐步落實,供應端利多擾動的釋放可能逐步接近尾聲且存在很大不及預期的可能。因此目前策略的核心思路是對俄羅斯出口降量不及預期及商業(yè)庫存小幅累積驅動的原油下破區(qū)間低點進行布局,并盡量減小不利情形帶來的損失,且能夠在短暫風險事件驅動的沖高回落中穩(wěn)定持倉
廣發(fā)期貨的原油研報指出:宏觀風險偏好較弱 油價震蕩調整為主
需求方面,隨著IMF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2022年全球增速從之前的4.4%下調至3.6%,并預計通脹將加速,需求擔憂持續(xù)壓制油價。另一方面,國內疫情也使得經濟增長放緩,但隨著疫情邊際轉好,需求好轉預期持續(xù)。供給方面,利比亞石油產量已下降至80萬桶/天;另一方面,隨著戰(zhàn)爭的持續(xù),歐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以對俄羅斯石油實施制裁,德國方面再度聲稱將在年底前停止對俄羅斯石油的進口,但俄羅斯石油公司提出迅速拋售石油,其出口供應情況仍具有不確定性,市場數(shù)據(jù)顯示俄羅斯原油產量降至1011萬桶/天。美國EIA原油庫存數(shù)據(jù)顯示上周去庫800萬桶,整體基本面仍存支撐,但當前宏觀風險偏好向下且俄羅斯出口情況仍具不確定性,預計短期油價震蕩調整為主,暫時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