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佩克+”將進行疫情以來最大規模的石油減產。受此影響,國際油價連續五個交易日反彈。全球經濟衰退預期疊加“歐佩克+”減產,國際油價四季度將會迎來怎樣的走勢?
超預期減產大幅提振油價
“歐佩克+”上一輪減產于2020年5月開始,以2018年10月份產量為基準,自2020年5月1日起大幅減產970萬桶/日,隨后慢慢恢復產量,于2022年8月結束。10月5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第33次部長級會議決定,從11月起,將原油總產量日均下調200萬桶。
消息公布后,原油市場連續大幅反彈分析師朱光明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分析,近期原油價格的大幅上漲,主要因為“歐佩克+”主導高達200萬桶/天的減產,這個數據遠超市場預期,之前市場普遍預期是在日均50-100萬桶之間。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務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董秀成也表示:“最近一段時間國際油價有所下調,因此‘歐佩克+’達成減產是預料之中的事,但這個幅度確實超出了我的預期。”
數據顯示,9月30日,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1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是79.49美元/桶,10月7日其價格已上漲至92.64美元/桶,上漲13.15美元/桶,漲幅高達16.54%。
董秀成認為,這次“歐佩克+”減產對于穩住油價肯定是一個關鍵因素。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不樂觀,對原油的消費需求就會受到影響,所以減產是符合邏輯的。
董秀成預計,如果下一步全球經濟形勢仍然堪憂,或者是新的數據預示經濟真正步入衰退,“歐佩克+”后續可能還會有動作。
短期油價偏強走勢為主
對于四季度國際油價走勢,分析師謝楠指出,原油價格底部已現,隨著冬季消費高峰到來以及氣轉油對需求的提振,原油需求端將有明顯改善;供給端歐佩克、美國已達產量高點,短期或將無法大幅增產,俄羅斯受年底禁令的影響,原油供給存在極大不確定性。在沒有大量戰略儲備支撐的情況下,四季度原油的供需格局或將呈現緊平衡態勢,供需平衡表重新進入去庫階段,原油價格或將重返100-120美元/桶區間。
朱光明則認為,在沙特等大幅減產而美國施壓的背景下,四季度國際油價波動性或較大,但是重心水平將穩步提升。“沙特主導的減產,直接沒有考慮美國方面的訴求,這說明后期的油價話語權博弈更加激烈,美國將繼續通過加息和縮表,甚至繼續通過拋儲來給油市降溫,但是沙特等或繼續堅持減產為油價提供支撐,兩者的博弈過程將主導油價的寬幅波動。”
朱光明預計,短期來看,供應主導預期下,國際油價偏強走勢為主。考慮到東歐局勢和歐洲能源問題,四季度不確定性較大,整體波動區間或在80-100美元/桶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