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增速放緩,需求預期上升,長期影響原油的供需關系出現了改善的跡象,這也促成了原油近期的強勢反彈。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美國日均原油產量減少2萬桶至938.4萬桶,盡管商業原油庫存增加130萬桶至4.837億桶,較去年同期高8960萬桶,但是增幅卻低于預期。
此前,貝克休斯公司(BakerHughes)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3日當周,美國油田鉆井數已經連續18周下降。貝克休斯表示,美國石油鉆井機數量已經降至2010年最低水平,意味著產量峰值即將到來。
與之對應的是,受制于全球經濟增速的放緩,一直被壓制的原油需求有望在全球經濟回暖的背景下,逐步恢復需求量。
國際能源署(IEA)15日發布的報告表示,201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速度將遠超預期,主要受氣溫下降以及全球經濟形勢穩步改善提振。
同時,IEA在其月度石油市場報告中將其對2015年石油需求的預期上調9萬桶/日至9360萬桶/日,較去年增加110萬桶/日,主要原因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多數成員國取暖需求上升。IEA表示,今年的需求增幅較去年70萬桶/日的增幅有明顯提升。
眾所周知,此輪原油價格的急速下挫主要與原油市場供需嚴重失衡的情況有關,而供需兩端情況的反轉使得原油基本面再度向好。
高盛表示,在鉆井平臺數量出現創紀錄下跌之際,美國原油產量和庫存本月可能觸頂。結束季節性維護的煉油廠到7月份有望把日需求增加約50萬桶,幫助緩解85年來最嚴重的供應過剩局面。
惠譽(Fitch)原油和天然氣研究主管AlexGriffiths稱,原油價格要回升到80美元/桶將需要一段時間,供需面體現出了目前的油價水平。他表示,從基本面來看,80美元/桶的油價將是比較合理的。隨著頁巖油產量放緩,今年晚些時候原油價格將有相對比較快速的復蘇,從二季度到三季度通常有季節性需求增長,增加大約150萬桶/天。
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來看,原油價格的反轉可能還要看6月5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會議中各成員國的態度。屆時如果OPEC成員國宣布減產,那么原油才有可能展開真正意義上的反彈。
然而,從目前情況來看,OPEC減產可能性極低。因為此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與新任沙特國王薩勒曼討論時,都對原油產量問題表明了清晰立場,“維持現有產量不變,無意獨自減產以支持油價穩定。”薩勒 曼稱。
而作為OPEC原油主要生產國,沙特的態度基本決定了原油價格后期的走勢及支撐。伊拉克石油部長邁赫迪(AdelAbdelMehdi)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海灣國家對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是否減產有最終話語權,并指出若沙特不削減產量,其他OPEC成員國也不會。
文章來源:塑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