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國際油價反復拉鋸,但最終的收尾還是顯示了市場擔憂情緒居多。
其間,市場注意力幾乎都集中在本周“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合作伙伴歐佩克+”(OPEC+)會議上,相關傳聞也使過去幾個交易日油價頻頻出現劇烈的波動。
當地時間24日,對OPEC+會議是否能就進一步減產達成協議不能確定,國際油價繼續下跌,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錄得連續三個交易日下跌。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2024年1月期貨結算價每桶75.54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56美元/桶,跌幅約2.02%,交易區間75.07-77.09美元/桶;倫敦洲際交易所布倫特原油2024年1月期貨結算價每桶80.58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0.84美元/桶,跌幅約1.03%,交易區間80.13-82.20美元/桶。
此前,沙特及其石油盟友再次因非洲成員國的產量配額爭議而陷入困境,這迫使該組織推遲了部長級會議。原定于上周日舉行的年內最后一次會議被推遲了四天,至11月30日。
考慮油價即將觸及沙特財政盈虧平衡價位以及俄羅斯深陷沖突的處境,大多數分析人士預計,會議仍能達成協議。高盛研究部首席原油分析師斯特魯文(Daan Struyve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預計該組織維持現有減產計劃,沙特和俄羅斯將其單方面石油減產措施至少延長到2024年第一季度末,但作為支持石油市場的預防性措施,集體進一步減產可能被提上議事日程”。
斯特魯文補充說,據該行測算,在歐佩克會議臨近之際,這些產油國的日均出口量已較4月水平減少130萬桶,完成了預期目標。
非洲成員訴求是關鍵
非洲成員國對其產量水平分歧較大是歐佩克內部達成協議的最大障礙。今年6月OPEC+部長級會議,在阿聯酋的堅持下,阿聯酋獲得了上調2024年產量基準的許可,同時沙特要求非洲產油國削減配額,這引發了一些非洲產油國的不滿,會議上出現了安哥拉、加蓬等國家提前離席的場面。為了安撫減產聯盟,沙特最終作出犧牲,宣布自愿額外減產100萬桶/日以維持石油市場穩定,這使內部分歧暫時擱置。而到了此次2023年底最后一次歐佩克會議,非洲成員國對于堅持自己產量基準的要求與沙特的分歧越發難以彌合。
安哥拉、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都在推動增加產量,顯然不愿意將份額讓給中東產油國。而阿聯酋有增產需求,另外還有一些超出減產基準的其他成員國能否遵守減產協議,沙特是不是還能堅持犧牲自己延長自愿減產……諸多不確定性像烏云一樣籠罩在此次會議上空。
有分析人士表示,OPEC+仍有較強意愿穩定石油市場,推遲會議時間就是沙特爭取額外時間以協調歐佩克內部的機會。但到目前為止,非洲成員國對于堅持自己份額的立場明確,最近幾個月尼日利亞和安哥拉的產量出現回升,雖然有消息稱沙特和非洲石油生產國正在就2024年產量水平接近達成妥協,但基于歐佩克各方自身利益需要,沙特能讓各國達成一份新減產協議的難度仍較大。而積極的跡象是非洲成員國雖然堅持自己產量份額,但安哥拉方面表態不打算退出OPEC+,尼日利亞同樣強調尋求團結一致,這意味著談判破裂的風險較小。
現有減產力度可能不夠
美國放松對委內瑞拉制裁,巴西、圭亞那產量上升,供給端再生變數,成品油裂解低位,全球庫存低位回升等因素疊加,OPEC+維持現有減產力度,能否緩解油價破位下行風險也受到質疑。從持倉結構來看,10月之后投機凈多頭頭寸持續回落,看漲熱情持續消退,顯示資金對油價后市普遍悲觀。
就供應端而言,截至11月10日當周,美國原油日均產量1320萬桶,與前周日均產量持平,比去年同期日均產量增加110萬桶;根據國際能源署數據,在三大產油國中,美國原油供應量“迅速增加”,日供應量比一年前增加120萬桶;另外兩大供應國是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沙特的原油日供應量減少了180萬桶,俄羅斯原油日供應量自去年10月以來進一步減少了17萬桶。
需求方面的情況顯示,美國汽油需求和餾分油需求下降。單周需求中,美國石油需求總量日均2008萬桶,比前一周下降164.2萬桶;美國汽油日需求量894.9萬桶,比前一周降低54.4萬桶;餾分油日均需求量410.9萬桶,比前一周日均低18.9萬桶。
國際能源署將2023年的石油日均總需求增長預期上調至240萬桶,比10月份報告上調10萬桶,全球日均總需求達到1.02億桶。然而,國際能源署預計,隨著全球增長放緩和高利率的影響開始顯現,明年的需求和供應將有所緩和。國際能源署表示,即使產油國組織將減產延期至明年,預計2024年全球石油市場供需仍趨于過剩狀態。
澳洲聯邦銀行分析師達爾(Vivek Dhar)說:“OPEC+必須表現出明顯的產量紀律,或者至少是傳達維持產量紀律的決心,才能緩解市場對明年油市供應大幅過剩的擔憂。”
展望后市,分析人士表示,投資者可嘗試布局少量多單,博弈歐佩克會議可能對油價帶來的提振,但中長期油價若要達到趨勢性上漲需要看到需求預期的好轉。
上一篇: 100億!世界首個廢塑料綜合回收基地動工
下一篇: 歐盟擬全面禁止PFAS,替代材料成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