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塑料庫存依舊偏高,還處于去庫存階段。同時,塑料期貨價格與今年春節后水平相當,處于相對高位,后市上行空間有限。后市需密切關注國際油價變化及國外裝置出貨對國內市場的實際影響。
進入5月,國內塑料下游需求開始減弱,農膜生產等逐步放緩,但同時仍有部分PE生產裝置預期于本月開始例行檢修,塑料市場整體將呈現供需兩弱的態勢,或進入為期兩個月左右的相對消費淡季。
農膜生產進入階段性淡季
從歷史規律來看,每年的5—6月為中國農膜生產的相對淡季時段,而國內塑料原料PE生產裝置也大多在4—5月進行檢修,從而錯開需求低谷。今年清明以來,隨著氣溫快速走高,國內地膜生產企業訂單逐步減少,產能利用率也開始下滑。由于線性塑料的七成用途是農膜生產,需求快速下滑將使得國內塑料市場整體供大于需。
國內棚膜生產一直維持低位,據統計,目前國內棚膜的產能利用率僅在10%左右,僅余西北個別企業生產。而就“兩油”塑料庫存情況來看,五一假期造成的階段性累庫依舊壓制市場情緒,國內塑料庫存較往年同期偏高,且去庫存進程略顯緩慢。
近期農膜企業開工率下滑,下游對后市看法不一,按需采購原料。尤其近期“兩油”塑料售價走高,下游開始觀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國內塑料庫存的累積。就整體價格走勢而言,當前塑料期、現價格反彈有限,基本符合市場對于淡季的預期。
國內裝置集中檢修支撐有限
在下游需求下滑的同時,國內主要的烯烴裝置也都集中在二季度檢修,據統計,4月份總計有23套合計497萬噸的PE裝置進行了檢修,大部分裝置檢修期都在5天以上。5月份,還有7套合計207萬噸的裝置預期要進行檢修,且部分裝置檢修時間較長,或有效降低塑料供應,但考慮到下游開工無法增加,這一支撐也十分有限。
供應方面,據統計,今年全球約有607萬噸左右的新增塑料產能投放,而需求增加僅為407萬噸左右,表觀上有137萬噸左右的供應過剩壓力。由于中國為塑料進口國,進口約占中國塑料總消費的四成左右,所以國內產能投放對市場影響并不大。國外主要新增裝置集中在北美地區,且主要集中在二季度投放,塑料供應壓力將主要集中在二季度以后。
在國內產能檢修結束之際,北美地區新增產能也將投放市場,屆時全球的供應壓力或凸顯。
此外,國際油價持續走強,造成塑料的生產成本提高,近期國內主要生產廠家均上調了售價。但由于處于消費淡季,下游需求弱勢,持續按需采購造成去庫存進程緩慢,廠家銷售壓力加大,因此,由原料價格走高形成的上漲行情就略顯底氣不足。
綜上,塑料市場整體已步入年內的需求淡季時段,國內整體庫存依舊偏高,還處于去庫存階段。國內生產裝置檢修對市場形成了一定支撐,但實際影響有限,國內塑料市場將進入為期約兩個月左右的相對淡季時段。當前的塑料期貨價格與今年春節后水平相當,處于相對高位,后市上行空間有限。后市需密切關注國際油價變化及國外裝置出貨對國內市場的實際影響。
上一篇: 5月11日硬膠市場早間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