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份,國內聚乙烯“淡季不淡”,在農膜步入淡季之季,價格高位盤整,逼近高壓價格。其中很大原因歸功于國內石化全密度裝置頻繁轉產低壓,如延長中煤榆林能化、中煤蒙大化工、中煤榆林能化、蒲城清潔能源化工等全密度裝置,在5月份大部分時間轉產低壓拉絲、中空、膜、注塑。另外,國內裝置集中檢修也功不可沒,線性產量在5月份大幅降低。
據數據,2018年5月10日當周,由于全密度裝置轉產、檢修原因,5月10日當周,國內熔指2線性產量9.06萬噸,處于2017-2018年周產量最低值。正是因為產量大幅度減少,國內線性在5月份上演了“淡季不淡”的行情,同時也反映了國內石化及煤化工企業對市場行情的把控能力。
5-6月份,吉林石化、沈陽化工、鎮海煉化、四川乙烯繼續檢修,中海油惠州已有產品下線,國內產量較5月上旬有增加,線性能否保持高位或小幅向上拓展,需關注國內全密度裝置下一步轉產情況。從目前掌握情況來看,中煤榆林、蒙大6月份繼續排產低壓,線性少量增加。
下一篇: 一季度俄羅斯石油出口收入增長21.2%